第1823章 镜像档案

暴雨在凌晨三点终于停了,刑侦总队大楼的走廊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徐麟的指尖划过资料库铁架上的灰尘,停在标有“2005-城市阴影连环杀人案”的档案盒前。泛黄的卷宗封皮上盖着“未结”的红章,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当他翻开现场勘察记录时,一张黑白照片突然滑落——受害者蜷缩在十字路口,指甲缝里的血渍被放大成触目惊心的斑点。

“dnA比对结果出来了。”技术员小吴突然出现在身后,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徐队,二十年前死者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与林小羽的dnA相似度高达99.7%,但……”他调出电脑上的基因图谱,染色体末端那段荧光色的神秘序列像条毒蛇,在屏幕上扭曲蠕动,“这串碱基对重复序列,在人类基因库里根本不存在。”

徐麟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想起昨天在物流园监控里看到的画面:戴银色面具的男子将文件推入焚烧炉时,最上面那张纸上的“第3号实验体”字样,与林小羽后颈条形码的编号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国际刑警传来的犯罪集团首领资料显示,此人惯用左手,擅长黑客技术,而三天前林小羽突然开始用左手持枪——那个曾经连筷子都拿不稳的右撇子少年,此刻正在审讯室里安静地接受问询,仿佛体内住着另一个灵魂。

“徐队!”年轻警员的呼喊打破了死寂。监控截图里,面具男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物流园地下三层。他正将编号“Lx-03”的文件塞进碎纸机,露出的页面边缘,“记忆覆盖”“行为模式复刻”等字样刺痛了徐麟的眼睛。他突然想起林小羽总说“队长指哪儿,我打哪儿”时的憨厚笑容,现在回想,那更像是某种植入式指令的触发语。

手机在掌心震动,匿名号码发来的音频文件带着电流杂音。当熟悉的声音从听筒里溢出时,徐麟的心脏几乎停跳——那是林小羽的声音,却用冰冷的机械语调说:“关键变量情绪波动指数上升至47%,建议启动清除程序。”背景里传来齿轮转动的咔嗒声,与他穿越初醒时听到的监护仪规律声响重合。

凌晨四点十七分,徐麟站在审讯室单向玻璃前,看着里面那个低头沉默的少年。林小羽的警服第二颗纽扣松了,露出锁骨下方的条形码刺青——与东南亚犯罪集团“影子部队”成员的标记完全一致。三天前,这个总是跟在他身后哼着跑调歌曲的徒弟,还在帮他修坏掉的警车收音机,而现在,他的眼神像块淬了冰的玻璃。

“徐队,国际刑警传来新消息。”小吴突然推门而入,手里的文件夹掉在地上,“那个犯罪集团的‘影子部队’,每个成员都是‘镜像实验体’,他们的……他们的基因模板,全部来自于你。”

文件夹里的照片散落一地。徐麟弯腰捡起,每张照片上的人都有与他相似的眉骨,不同的是他们后颈都有条形码,编号从“001”到“027”。直到翻到最后一张,他的手指剧烈颤抖——那是林小羽的档案照,编号“003”,照片下方用红笔写着:关键变量守护者,必要时可清除宿主。

窗外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将审讯室照得惨白。林小羽抬头看向玻璃的方向,嘴角扯出一抹苦笑,仿佛知道他正在注视。徐麟摸向腰间的配枪,金属握把的温度灼得掌心发烫。十年前,他在警校第一次握枪时,老队长说:“枪口抬高一厘米,是为了不辜负这身警服;枪口压低一厘米,是为了不让无辜者流血。”而现在,他的枪口可能要对准自己最信任的人。

“徐队,地下实验室的密道找到了。”年轻警员的声音里带着哭腔,“里面有个房间全是玻璃罐,里面泡着……泡着和你长得一样的人体模型,编号从‘徐麟-1’到‘徐麟-47’。”

惊雷在头顶炸响。徐麟想起穿越后第一次整理警服时,曾在领口内侧发现“47”的烫金小字,当时以为是尺码编号。原来每个数字代表一次轮回,而他是第47号实验体,在无数个沙盘世界里重复着抓贼、破案、越界的命运,直到这次——林小羽的条形码第一次出现情绪波动的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