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弥补当年的遗憾

三日后,临潢府南郊。

初春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广袤的原野上。

十万大军整齐列阵,铁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寒光,如同一片钢铁森林。

李世民身着明光铠,腰悬七星龙渊剑,骑在那匹通体乌黑的骏马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眼前的军队。

柳海魅一身戎装,骑着一匹雪白的战马紧随其后,青丝被晨风吹拂,英姿飒爽。

“陛下,各部已集结完毕。”

种师道银须飘飘,策马前来禀报。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严整的军阵。

最前方是张仲熊率领的一万陌刀军,那些身披重甲的勇士手持丈二陌刀,刀锋在阳光下闪烁着慑人的寒光。

紧随其后的是赵构统领的火器营,七千火枪兵肩扛精铁打造的突火枪,两千小炮兵推着炮车,二十门巨炮由八匹战马拖拽,黑洞洞的炮口令人望而生畏。

两翼是姚平仲率领的一万轻骑兵,战马嘶鸣,铁蹄踏得大地微微震颤。

后方则是折彦质、姚雄、张灏率领的五万步卒,长枪如林,盾牌如墙,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传令下去,按既定计划,分水陆两路进发。”

李世民沉声道,“种师道、赵楷率三万大军为先锋,即刻开拔。”

“诺!”

种师道抱拳领命,调转马头前去传令。

不多时,战鼓声如雷般响起,先锋部队开始移动。

铁甲碰撞声、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雄壮的战歌。

柳海魅和李福全策马跟随在李世民身边。

李世民转头看向柳海魅,\"魅儿,你可知道朕为何如此执着于高丽?\"

柳海魅敏锐地察觉到李世民语气中的异样,轻声道:“是因为...唐太宗未竟的事业吗?”

李世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望向远方,仿佛穿越了时空。

片刻后,李世民才低声道:“当年在安市城下,朕...唐太宗看着无数将士埋骨他乡,却无能为力...”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那种痛,朕能体会。”

柳海魅心头一震。

她曾多次听皇帝在梦中呼唤\"观音婢\"。

说些关于\"征辽安市城\"的呓语。

此刻,她忽然明白了什么,却又不敢深想。

“陛下...”她轻唤一声,却不知该如何接话。

李世民回过神来,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无妨,往事已矣。如今朕有十万雄师,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