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用兵之道,虚虚实实(第2页)

“三十多万大军北伐,灭了金国;又分兵十万东征,踏平高丽。将士们浴血奋战,早已疲惫不堪。”

说完,李世民看向张克戬:“张卿,我军粮草辎重还剩多少?”

张克戬立刻翻开账簿:“回陛下,粮草仅够半月之用,箭矢损耗四成,火器营的震天雷更是所剩无几。”

赵构闻言,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般蔫了下来。

李世民目光扫过众将:“诸位爱卿,可知为何汉武之后,大汉由盛转衰?”

种师道银须微颤,拱手道:“老臣斗胆,汉武帝连年用兵,耗尽文景之治积攒的国力...”

“正是!”

李世民突然拍案,声如雷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朕要的不是一时之胜,而是万世太平!”

柳海魅美眸流转,轻声道:“陛下圣明。金国和高丽虽灭,但需时间消化战果。若此时西征,战线过长,粮草转运艰难。”

赵楷若有所思地点头:“皇兄是说...先巩固战果,再图西夏?”

李世民微微颔首,“正是如此。”

“灭金、平高丽两役虽胜,却已耗尽国库积蓄。”

三十万大军北伐东征,每日粮秣消耗如流水。”

“若再贸然西进,只怕将士们要饿着肚子打仗了。\"

“西夏据守贺兰天险,李乾顺又经营多年,城防坚固。”

“若要攻取,非五十万大军不可。而如今——”

李世民把户部奏报给众人传阅,“去岁两场大战,耗银两千三百万两,粮四百五十万石。”

“太仓存银仅余八十万两,常平仓存粮不过百万石。”

“这点积蓄,连军饷都发不起了。\"

赵构闻言咋舌,小声嘀咕:“难怪近日点心都减了分量...”

种师道捋须沉吟:“老臣记得,当年范仲淹经略西北时,为供养十万边军,需动员三十万民夫转运粮草。自关中至西夏前线,每石粮食运抵时,路上就要消耗六石。”

李世民微微颔首,“种公所言极是。用兵之道,贵在张弛有度。如今我军虽连战连捷,但需知'亢龙有悔'之理。”

柳海魅轻移莲步,取来一卷绢制地图在案上铺开。

“诸位请看,自临潢府至兴庆府,直线距离一千八百里。”

“若算上贺兰山险要,实际行军路线超过两千里。”

“沿途需穿越毛乌素沙地,渡过无定河、葫芦河等七条大河。”

“西夏军若实施焦土策略,我军粮道随时可能被断。”

赵楷凑近细看,突然指着黄河几字形大弯处:“皇兄,若派水师沿河而上,可否解决粮运难题?”

“难。”

张克戬摇头道:“黄河在青铜峡以上水流湍急,大船难行。”

且西夏在峡口筑有雄关,当年元昊就是凭此天险屡败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