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第3页)

 每张纸上,他都写下十种含量不同的培养基,第一种培养基配方详写,下面九种只写在此基础上微调的成分,写起来速度飞快。 

 经过一周半的实验,宋河养成了一堆培养基齐头并进的实验风格。原理简单粗暴:培养环境更多,培养菌的突变也会更多。 

 刷完培养瓶的同学们聚拢过来,等待领取配方。 

 他们仿佛抓药的小学徒,等着老师傅写了药方,他们负责照方抓药。 

 宋河将一张张配方下发,众人回到实验台忙碌,并交头接耳。 

 “我看看你的配方纸?咦,成分和我的完全不一样啊!” 

 “废话,肯定不一样!否则河神为啥写这么多张?你傻帽么?” 

 “他这些配方是信手乱写的,还是仔细推敲过的?” 

 “肯定不是乱写,每张纸后九个配方的成分根据第一个配方变动,说明河神有具体的推测,某种配方大概能出效果,再围绕推测的配方微调。” 

 “恐怖,他怎么懂这么多配方的?我只知道固定的几个。” 

 宋河恰好路过,听到同学的议论。 

 “想学吗?”他停下脚步,“其实很简单。” 

 “想!”周围同学连忙凑过来。 

 “找细胞培养的生物论文,背培养基成分和结果数值,背的足够多,你会摸索出一些规律。就像老郎中抓药一样,依稀知道哪几种药掺在一起,大概能引起菌类变化。”宋河说。 

 “背的足够多?具体需要背多少?”有人在后面问。 

 “我背了大概1500份。”宋河笑道,“你们慢慢来吧。” 

 说完,他走到显微镜前,俯身观察。 

 同学们面面相觑,集体瞳孔地震! 

 背1500份菌类培养的数据? 

 再从1500份数据里找规律、抓感觉? 

 这是何等变态的脑子! 

 这特么叫其实很简单?河神你是不是对简单有什么误解? 

 “不愧是河神!”有人咋舌。 

 同学们纷纷点头,绝大部分人打消了向宋河学习的念头。 

 但也有少数几名同学,眼神里燃起斗志,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再提醒一下!”宋河忽然开口,“除了我给你们写的配方,你们也可以自己额外养几瓶!” 

 “如果谁养出共生菌的速度比我快,我可以让出一作!” 

 “公平竞争,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