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第2页)
跟在方老先生身边学了这么长时间,梁老三还是有些把握的,考完试去探望方老先生的时候,说了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先生都点头,说问题不大。
再加上梁家如今的地位,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动手脚,上榜是必然的。
方老先生想的比较远,问梁老三道:“此次陛下定是要从你们中选人派往吴国和燕国,你是如何打算的?”
“你要是不愿意,陛下也能看在情面上将你留在京城,至于怎么选,还得看你自己。”
梁老三也想过这个问题的,如今全家都在京城发展,他肯定也是想留下的,但这就需要老四的人情,人情债不好还,且还是皇家的人情债,自是要用在生死关头,要是用在他身上,实在浪费。
再者说,出去历练几年,有了功绩,回来基本上就能平步青云,靠的是他自己,而非人情。
只是,他心中不舍得父母妻儿,便很是纠结。
“学生知道,最好的选择就是听从安排,只是心里很是不舍家里人。”
方老先生点点头,知道他的意思,只是说道:“你心里有数就行,就看你家人是否支持了。”
梁家人自然是支持的,梁老三努力了这么多年,为的就是走这条路,这好不容易熬出头了,让他甘于平庸在京城在碌碌无为一辈子,那跟没考上有什么区别?
当天晚上,夫妻二人在房中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郑氏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你努力的意义不就在此吗?不用有什么后顾之忧,要真把你外派出去,你便去,先安顿好,我带着恒宝来找你,两个大的留在这边读书挺好的,家里也有照应,我一年回来一次看看他们。”
“等恒宝再长大些,也要送回京城读书的,这边资源好,自不能耽误了孩子。”
“如今家里就小叔子在朝中,咱家根基太浅了,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还得慢慢努力,你外派出去,其实也是在给孩子们打基础,一个家族的兴旺是几代人一起累积起来的,咱家好不容易改换门楣,我自是盼着能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