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上钩

三位武将的路数都不相同,武力值也高有低,杀敌效率最高的自然是陆文龙,其次则是岳云,最后才是张辽。

 

除了张辽是三人中武力值最低的,还与他要肩负指挥全营兵马的重任有关,在领兵冲阵之时,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战场局势,及时下达最准确的命令。

 

以三名武将为箭头,2万虎贲军精锐骑兵很是轻松地就冲破了5000草原骑兵的阵型,被杀或者打落马下,随后被踩踏致死的草原骑兵少说也超过了2000之数。

 

这等损失放在任何一支部队之中,都已经算是相当惨重了,更何况本就军纪不严明,很多都是普通牧民的草原骑兵了,不少人已经勒住战马,想要转身后撤。

 

前锋的5000骑兵,不过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就损失惨重,也给草原骑兵的大部队带来极大的压力,领兵的万夫长当机立断,下令集结起来的主力骑兵发起冲锋。

 

草原游牧民族,是以部落为单位,在茫茫大草原上生存,逐水草而居,缺乏统一的政体,虽然在名义上有所谓的大汗,但不过是实力最强的部落首领而已,并没有能够彻底掌控所有的草原部落,依旧是各自为政,甚至经常发生内部战争。

 

没有统一的政权,自然也就没有严格的政治体系和军事编制,最常见的编制就是十进制,分别以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进行统领,再上则是大将军、大都尉和大当户等等,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这一次被蜀国以利益诱惑,入侵石门郡的,并非是一个草原部落,而是来自三个不同的部落,这也是为何十余万草原骑兵要分成三路进军,就因为他们彼此也有着防备,更是为了确保指挥通畅。

 

中路这三万骑兵,乃是三大部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控弦之士不过5万余人,拿出了大半的家底,可也没有能够占据这个联盟的主导地位。

 

卖命的事情少不了他们,可劫掠的事情,却只剩下一些残羹剩汁,气得这家部落的首领直接返回了大草原,只留下了三名心腹万夫长统率部队,成为了前锋和炮灰。

 

或许有书友会问,明明没有多少便宜,还要白白牺牲部落子民的性命,为何这家部落还要留下,不选择撤回大草原。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另外两家部落已经强强联手,除了已经派出的骑兵之外,还调集了留守的骑兵,逼近这家部落的牧场,若是这家部落敢撤兵,那就要面临两家实力更强的部落的联合打击了,不是不想撤,而是没法撤。

 

首领不在,3万骑兵的指挥权就落入了三名万夫长的手中,那位离开的首领也是相当鸡贼,没有指定临时指挥官,而是让三名万夫长商议着来。

 

草原游牧民族,缺少一些道德,很多时候都是赤裸裸的,杀害首领上位的事情并不罕见,那位首领也不傻,留下的三名万夫长虽然是他的心腹,却也不敢保证忠心不变。

 

真要是任命一名临时指挥官,就等于将部落一大半的兵权拱手让人,享受过权利的好处之后,很难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不是凭空给自己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