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叛军的攻势(第3页)
郡衙只有对府军的部分统兵、调兵权利,通常这等剿匪的事情也都是府军去做的,可府军的精锐已经都被补充到了左右武卫当中,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这样的府军根本就无力剿匪。
没奈何之下,郡衙的官员还有锦凌郡的富商大族们,只能是请求左武卫出兵剿匪,否则锦凌郡就全完了。
想要调动卫军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没有兵部的行文和调令,擅自调兵可是要被论罪的。
若是一些老资格的大将军,对兵权掌握极强,或者如同叶白这等,拥有侯爵爵位,并且游离在大秦军方之外的半私人部队,没有人敢乱来的。
巧合的是,左武卫因为孟承宣的叛乱,以及之前在武安郡的惨败,原本的将领遭到了清洗,包括原本执掌左武卫十数年的大将军,也被免职,押回京城论罪。
这位大将军的下场如何,暂且不提,如今左武卫的大将军是从京城调来的,虽然也是一员宿将,能力起码是合格的,但初来乍到的他,在左武卫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根基,正常地指挥调动或许没有问题,可要私自干点什么,那就不行了。
面对郡衙官员和郡中头面人物的请求,左武卫新任大将军有心帮忙,出兵平叛,可奈何没有京城的命令,他也不敢擅自调兵,只能是爱莫能助。
有些关系能够通天的人,想要用自己的身份、背景强迫这位大将军,迫使他出兵,可这位大将军能够临危受命,并不是他能力有多强,关键是对朝廷忠心耿耿。
安排这样一个人,除了重建左武卫之外,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防备叶白和龙武卫,毕竟朝廷并不放心叶白,担心叶白做大之后心怀二心,安排一名亲信将领驻守锦凌郡,至少不用担心他们同流合污。
在平常,忠心耿耿自然是好事,可在这等时刻,却是没有那么容易屈服了,非要较真、认死理,谁来劝说都没用,必须要看到朝廷的命令或者兵部的行文才会出兵。
锦凌郡与京城的距离可不近,一来一回太过耽误时间,就怕时间拖延下去,会出现更大的损失,可面对死也不松口的左武卫大将军,谁也没有辙,他们总不能直接杀了他,然后换上一个新人掌军吧,那和如今的叛军有什么区别。
没有左武卫的支援,府军又无力支援,在叛军不计代价的猛攻之下,两座县城在坚持5日之后,还是先后沦陷了,坚守在城头上的守军近乎全军覆没。
虽然成功破城,但两路叛军的损失也是极大的,光是阵亡的人数就超过了万人之多,负伤的也有2万余人。
这么多的伤员,就算是卫军也不敢保证把所有人都给救活过来,更何况缺医少药的叛军了。
他们虽然从县城中抢到了大量的药材,可却没有医术高明的大夫,无力救治那么多的伤员,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大量的伤员因为伤势恶化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