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做李爵爷那样的好官(第2页)

 这是一个六口之家,主人姓王,别人都叫他王老汉。

 有个儿子叫王五,还有两个孙子。

 回来的时候,老汉正在做饭,

 两个孩子在地上画了一个棋盘,玩得津津有味。

 坐在门槛上,马宾王看孩子玩游戏看得出神。

 不一会儿,王老汉就端来两个蒸土豆。

 似乎对马宾王很畏惧,做起事情来有些小心翼翼。

 马宾王掰开土豆放进嘴里,竟然发现出奇的好吃。

 “很久没干农活了……下午咱们干什么?”马宾王问。

 “下午挖水渠。恩公说,要提前蓄水,防止夏季干旱。大人吃完可以先休息一下。”

 “休息不着急,你坐我边上,咱俩边吃边聊。把你们在蓝田的情况详细和我说说。”

 “大人……”老汉警惕地看着马宾王,“您不会是要调查恩公吧?千户所和衙门里都是好官嘞。”

 “我是他二叔。”马宾王笑道,“蓝田县伯李北玄是我侄儿。”

 “哦哦。”老汉这才放下警惕,“大人,我们家本是陇右过来的流民,儿子在矿上务工,我在家耕种……这个房子,是矿场免费给分发的……”

 马宾王和老汉聊得很欢,其余五个人也是都差不多。

 吃饱了以后,和庄户们,也全都闲聊起来。

 他们都觉得,蓝田县的教育方式很神奇。

 私塾的学生就没有放假的,可书院在春耕、秋收时节都会放五天假,让他们回家务农,体验父母养家的辛苦。

 陈平看着面前的童生,他的名字陈平在朝堂上听过,叫作郑小龙。

 吃过饭,郑小龙就坐在书桌前写作业。

 是以“仁”为题,写一篇时政文章。

 “童生就要写这么高难度的文章吗?”

 陈平忍不住问,记忆中这都是秀才才能接触到的。

 “时政,是书院的选修课。我们早晚都有两节自习课,早晨看日报,晚上看邸报。看完之后都会截取报纸上的某篇文章写读后感。”

 郑小龙顿了顿又道,“书院还会不定期地组织郊游,组织看戏,也都要写郊游的感受和戏曲的观后感。李爵爷说,长期写文章能锻炼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