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第2页)
“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去老家,在集市上买牛奶,买到一个“八个核桃”,这可是“山寨牛奶”呀,而且这种山寨牛奶的价钱和正版的价钱差不多,一箱都得五六十块钱。所以其实在农村,很多老百姓花了高价买的却是一些三无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这类生活成本要比城里高。因为缺乏一些相关的必要产品,因为物以稀为贵…而人们常说的省钱,主要是省在粮食和日常生活上,因为水不要钱,因为出门不用打车…但这类生活成本在城里也不算高。在农村集市上买一些家用电器,那价钱高的…关键还都是…因此其他成本比较高。这就相当于吃去馆子里吃饭,在我们泰吉县一块钱一个人可以吃到饱,但其他的东西贵啊!贵倒无所谓,要物有所值,关键是很多产品都是三无的。”
听到这话,王成仔细琢磨了一下,他回过神,点了点头。
然后语重心长地说:“的确是这样。但必须要明确一点:从现在开始,要不断地促进这种“经济”平衡。泰吉县的相关监督部门的确得挨批评!各乡镇集市都出现这么多这样的“三无产品”,怎么不去监督呢?按道理来说,食品监察部门也是一个很大的部门。在整个县直部门来说,除了教育、卫健、公安、税务,也就是市场监督了。他们应该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因为他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义务。只要狠狠处理一批这种制假售假的行为,他们就怕了。为什么现在那些“三无产品”都跑去基层倾销了?就是因为那个市场没人盯着他们,自然也就敢如此了。而在基层,在农村,老百姓又没得选。老百姓哪有怎么选?买来买去就是那几样东西,甚至乎全乡镇的商家联合起来卖“八个核桃”。那有什么办法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