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章(第2页)

 “要么有个别人就是直接向他人索贿,胆子大到让人咋舌,要么他也不受贿,他啥也不干,每天很高冷得坐着,一问三不知,时不时语气还冰冷。是什么给他们底气的?我可以明确说,就是因为大家所赖以推崇的编制,编制让大家觉得反正再怎么搞都不会失业,反正已经旱涝保收,所以让他们敢这样办!没有好的考核机制,没有好的末位淘汰和评估机制。是不可能给他们危机的!有人说——“末位淘汰只要一引进,那势必会成为一些有关系人的工具,和一些领导整人的工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一定也可以给所有干部危机感,而且只要我们把评估机制搞好了,那么这些情况会消失吗?我觉着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打破这个机制,要不然是适应不了现在的经济发展的。很多人觉得很奇怪,包括老百姓很多也觉得奇怪,安昌县很多老百姓也觉得奇怪,为什么现在的经济形势下,有省里面有很多政策下来,而县里面却无动于衷?好像经济是一潭死水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地干部的素养不够高!为什么年轻人都要去大城市?我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争论的地方,有些人在揶揄或讽刺一些一心想留在大地方的年轻人,但我想说,安昌市的一些小地方,的确是营商环境跟执法环境特别差。如果说这个情况不改变?年轻人用脚选择离开,这也是时代必然,我可以这么跟大家说,不需要多少年,再过五年,大家再看一看,我们省一些县城还有多少人在?我们把眼光再放长远一点,再过一段时间呢?一些小县城,一些执法环境不怎么样的小县城,势必会变成乡镇,县城乡镇化是一定的,而乡镇“村”化也是一定的。到时候可以看一看他们会怎么办?不能总是去揶揄,不能总是去抨击那些已经看透了一些问题而选择离开的人。他们不是不想建设家乡,而是因为的确家乡有些问题让他们非常不舒服。这才是问题关键。不解决问题?而一直想着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那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