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平行空间来客

1220摊丁入亩(第2页)

除了虚报信息篡改数据,还有毁掉黄册,让你无据可查。

当时有个案子,管理人员被买通,把一个黄册撕掉了几页,结果,这人离开玄武湖时被搜身查出来了,作弊失败。

其实,张居正只是想让地方上重新核查田亩,也就是和朝廷已经被玩坏的黄册制度分离。

但是魏广德想要顺带把黄册也重新编制,事情自然就有些复杂了。

别的不说,就算地方上真的把数据报上来,还是真实的数据,但是黄册到了户部还有一道关口,那就是驳查。

黄册上交到户部后,中央需要派人进行数据审核,里册县册府册司册进行横向对比,十年前交的黄册和新交的黄册进行纵向对比,这个步骤就叫做“驳查”。

驳查由国子监的学生负责,一次驳查要用一千两百名监生,花三个月时间完成,算一下平均每人驳查五十本。

但实际操作中,只有刚开始时监生们才认真完成任务,后来就各种磨洋工拖延工作,三个月拖一年,一年拖三年,三年拖十年,新一期黄册交上来了,上一期还没有查完。

再后来连人员都凑不齐了,监生们纷纷请假,什么病假婚假产假守孝假,想方设法逃避劳动。

为什么监生们不爱干活呢?

因为待遇和工作环境太差了。

黄册是不能交给监生带回家去看的,得让他们登上玄武湖,在黄册库房里进行核查。

玄武湖黄册库房为了保密和防火,做了很多特殊设计。

库房周边环境潮湿,还不让生火,冬天特别冷,夏天蚊虫多,监生们在岛上一干三个月,十有八九要生病。

又因为进出管得严,生病之后不让随便出岛,不但没法医治,人死了尸体都运不出去。

可想而知为什么到最后,大家都知道黄册的猫腻,但谁都不愿意去提,其实原因就在这里。

实际上,这两日张居正也找人商议过现在赋役黄册的问题,但是无一支持他真正大造黄册,实在是太麻烦了,上下的抵触都会非常大。

都知道黄册的问题,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支持,皆因为深知其中厉害。

地方上不愿意花这么多精力去做,朝廷里户部反应最大,理由也是一样,没办法派出更多人进行驳查。

不多时,门外书吏进来禀报,魏阁老到了。

张居正起身,把魏广德迎了进来。

一阵相互行礼寒暄过后,张居正直接就说道:“善贷,之前你提议借着这次打造黄册的机会,厘清人口和田亩之事,难度怕是超过你想象的大。”

“哦。”

魏广德被张居正叫过来,也在你猜测他的用意,没想到居然是为了这个事儿。

“为何?再有几年朝廷就该重新编制黄册,叔大兄既然想着清丈田亩,何不借此机会把鱼鳞黄册都重编一次。”魏广德继续说道。

“善贷,你当知道,我所想清丈田亩,其实和编制黄册不同,完全就是两码事儿,本意是要地方上白册交上来,同时就是清丈豪强大户隐瞒之田地,朝廷据此征税。????推行一条鞭法,平摊赋役,为百姓降低税赋,同时还把税由原来的实物变成银钱,扩充朝廷国库。

可要是把人口也引入其中,鱼鳞黄册的重编,上上下下反对之声绝对不会小。”

张居正严肃说道,“其实我知你意,但是清丈之事本就影响巨大,若是再把清查人口混入其中,不仅了。

依我看,清查人口之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张居正算是摆明了态度,一开始他也没答应魏广德要清查人口,只是答应要想想。

结果和其他人商量后,觉得难度太大,所以果断和魏广德摊牌。

这事儿,不能做。

“朝廷增加投入呢?”

虽然张居正已经摆明了态度,但魏广德还是想争取一下。

“善贷,就算修订黄册,其实对朝廷财政也不会有什么帮助。

毕竟,在签章之后,还是只会有一部分丁税编入鞭税里,而丁役最后还是由地方上提调。

虽然新法允许赴役者以银钱抵役,由官府招募人手充当。

就算是清查后增加一千万,两千万人口,其实对于编入鞭税的丁役依旧是不变的,最后都摊入田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