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平行空间来客

第1305章 1395当年

 “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书房里,魏广德坐在书案后面,看着身前躬身而立的张吉。 

 “老爷,是这么回事儿。 

 前些天广东澄海吕家船厂东家吕昌黎到京城,有同顺行掌柜的引荐,往府里送了不少礼物,于是我就见了他,知道他家有个船厂,为各地商户制造一些客船和货船。” 

 张吉小心讲述起来,魏广德只是静静听着,并没有出声询问什么。 

 张吉这会儿也在偷看魏广德,见他毫无表情,于是继续说道:“现今朝廷开海,对于可航行于大海的海船需求剧增,所以吕东家就有意扩大船厂规模,想要建造大型海船。 

 不过,大明造船的大匠皆在官办船厂,轻易也请不到,所以就到京城,希望打通关窍,能获准引入一批大匠,帮助船厂建造大型海船。” 

 “所以,他就找到我这里来了?还提出愿意让我入股船厂?” 

 魏广德皱眉问道。 

 “嗯他是这么说的,我想着他那话其实没毛病,以后开海需要的海船数量庞大,造船肯定是有利可图的。 

 澄海距离东番岛也不远,准备造船木料也方便,也就是缺少有造海船经验的工匠而已,所以就和夫人说了此事。 

 老爷,如果不合适,明儿我就去和他说,推了就是。” 

 魏广德一直没有表露态度,让一直跟着他的张吉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自己这次的事儿到底做对了还是错了。 

 于是,最后赶紧找补一句。 

 魏广德想了想,于是开口说道:“这样,明日你去见他,让他晚上过府,我有事儿要问他。” 

 魏广德当然有心插足这个行业,只不过有些事儿,他之前还一直不太明白。 

 不是关于造船,而是早先闹倭患的时候,倭寇可是有不少海船的。 

 虽说后来兵部探听到,倭寇的海船,部份来源于倭国和朝鲜,甚至还有南洋,但大明沿海据说也有许多能够造船的船厂。 

 实际上,倭寇所用海船,近半来自大明而绝非海外。 

 即便是海外的船,据说也有大明的工匠指导下建造的,这就让他想到了技术外泄。 

 在魏广德看来,这绝对不是技术交流,而是纯粹的泄密。 

 就算朝廷百余年来不重视造船,可造船技术也不能够轻易外泄他国,必须搞清楚这些工匠的来历和现状,封锁建造大型海船的技术。 

 大明禁海,这些藩属可不禁海,他们以后需要海船,要么自己摸索着建造,要么就花大价钱来大明采购。 

 既然要涉足造船业,当然先把市场建立起来。 

 “是,老爷,明日我就通知他。” 

 张吉急忙应下,到此时他心里才彻底放心。 

 跟着魏广德多年,他也摸清楚了魏广德的习性。 

 不能做的,第一时间就会严词拒绝。 

 至于明日过来问话,那肯定是老爷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只是有些东西要问个清楚。 

 第二日,魏广德依旧入值内阁,只是临近晌午的时候,张四维还是找过来了。 

 没办法,现在可以出海的海船,皆在军中。 

 虽然沿海卫所也多少配备一些,但那些海船状况堪忧,若非万不得已,没人会打那些船只的主意。 

 最好的海船,自然是在南海水师,前些年也只有南海水师才建造了大批海船备倭。 

 只不过现在水师战船正在大规模换代,所以那些下水不过十年的福船,已经不能满足水师需求,才被闲置出来。 

 这次松江府的船引,真的是雨露均沾,连山陕两省都分到四条海船的船引。 

 早先不懂,不明白海贸的暴利也就算了。 

 现在知道了,若是有送上门来的生意还不做,那可不是傻,而是蠢。 

 张四维虽然看不上海贸那点蝇头小利,还是更在乎自己的官声,但备不住家里有这方面的需求。 

 船引,靠着他张阁老的名头,自然能够要到。 

 可是这最关键的海船,却实在难住他们了。 

 工部和兵部,张四维实在都没什么发言权,和勋贵的关系也只是一般般,想通过他们搞船,实在太难了。 

 “善贷,听说南海水师有一批福船闲置,准备出售换取银两打造新式炮船” 

 在次辅值房,闲聊几句,张四维就把话题引到海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