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最后一战,灭倭(第2页)

 最起码一些工程不再那么紧迫,不至于把百姓彻底给逼死。

 尤其是他攻城掠地从未停止,所获取的财物交给杨广充实国库。

 该给工程百姓的钱,也绝对不会少。

 抓获的异族人,也开始代替大隋的百姓。

 最起码大隋的名声,他还是再一点点拉回。

 杨广健在,东征大捷,这种情况之下,谁敢反叛?

 可还是有人起了兵,竖起反隋的大旗。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门阀士族参与了本次反叛。

 即使没有正面参与,也会在暗中给予了不小的帮助。

 若是他猜的大胆一点,其中还有皇亲国戚的推波助澜。

 毕竟杨广屠了于氏满门,连曾经的八柱国杀起来也不眨眼。

 剩余的士族,哪个不心惊胆颤。

 外加科举的改制,更是成了士族的一头拦路虎。

 种种因素之下,推翻杨广,另立新君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到了何处了?”

 武信将书信给烧掉,询问起亲信来。

 “陛下已经到了涿郡。”

 “什么,这么久了,陛下为什么才走到涿郡?”

 按照武信的设想,杨广这时候应该已经抵达东都坐镇了。

 该不会他不在的时候,杨广一路往回走,又开始犯病观鱼赏花了吧?

 “往回走的时候天降大雨,道路变得泥泞,渔阳之地,当地士族出错,陛下大怒,连杀千人,这才使得行程缓慢。”

 “原来如此。”

 武信方才还想骂宇文化及来着,好在没有骂。

 他写了一封书信,让亲信迅速返回,尽快交到杨广的手中。

 东征大捷,对于杨广来说,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

 大隋天威,周边之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就怕杨广又飘了,不把反隋的起义军放在眼里,致使起义军愈发的强大。

 这可不是他危言耸听,一开始杨广的确没有把起义军放在眼里,直到最后起义军的势态根本压不住。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大隋已经四分五裂。

 不得已,跑到南边避难,还把小命给丢了。

 亲信拿了书信,马不停蹄离开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