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外贸合作商行(第2页)
一旦真这么做了,先不说他这个皇帝会不会御驾亲征,就朝堂内的武将都能够倾巢而出,一个冯盎根本不可能跟满朝武将抗争。
救太子的名声,可比灭一国的名声更容易青史留名。
长孙皇后抿着唇颔首。
听见李世民如此有底气的话,她也反应过来了。
是啊,李承乾是大唐太子,冯盎带点脑子也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
换做李世民,那就不一定了。
最终,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的劝说下,终于带着担忧入睡了。
。。。。。。
细雨绵绵,一直下了三日。
天气也渐渐的有些降温。
李承乾终于到了江南吴郡码头,这里就是江南最大的粮食转运站。
有着这个名头,吴郡过往的商贾也是越来越多,找活干的百姓更是蜂拥而至。
加上码头的扩建,不少的商贾都开始布局水运了。
所以吴郡的码头非常繁忙。
站在船沿边的李承乾双手负背,看见了在码头排成一排的人。
旁边尉迟敬德道:“这码头竟然比渭水码头还要大,这吴郡俺也不是第一次来了,没想到码头竟然聚集了这么多人。”
这话说的李承乾还是有一些小傲娇的。
粮食转运站,就是一个经济的风向标,寓意着朝廷重视这里。
商贾最会投机的一批人,自然领会到了意思,会在吴郡布局。
商业的发达,带动了吴郡也是正常的。
船停靠好,李承乾带着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下了船,身后还跟着几百身穿明光铠的侍卫。
就在李承乾下船的时候,一半的码头都停工了。
“拜见太子殿下。”
由公孙达领头,身后四大家族和不少的码头工人都对李承乾异口同声喊道。
李承乾微微颔首,抬抬手道:“都起来吧,别耽误正常运作。”
“太子殿下,宅院已经安排好了......”
不等公孙达说完,李承乾便插嘴道:“不用了,孤让你过来是调度船只的,直接说去林邑的船只什么时候有就行了。”
正常来往长安和吴郡的船只有十来艘,间隔的时间大概是四五天的时间。
因为下雨的缘故,水流湍急,所以李承乾也算是提早到达了吴郡。
而吴郡和林邑来往的船只都是大船,数量也更多,有二十来艘,间隔时间大概也是在五六天的样子。
公孙达提前来吴郡就是给李承乾调度船只的。
“回禀太子殿下,船只已经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不过还是先在吴郡休息一晚吧。”公孙达担心李承乾年纪小,身体吃不消。
坐船也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可李承乾却面容严肃道:“孤在吴郡多耽搁一日,岭南那边僚人便会多作乱一日,到时候开垦出来的田地该如何?再说了马上要到第一批占城稻收获的时间,时间不等人。”
“给大家安排用膳,用完膳便出发。”
听着李承乾肯定且不容反驳的语气,公孙达便答应了。
公孙达去安排膳食的时候,江南四大家族的家主都凑上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