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哈桑殿下,这步子太大了!(第3页)

 “不要说这些空话和套话了,具体些!” 

 “好,那就具体说,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医院这些,由政府接收,这些职工的工资,由政府来发放,工人子弟上学交学费,看病花钱……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充当医疗保险,同样的,还有养老保险。” 

 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但是……既然步子都迈这么大了,不妨再大点! 

 这个时代,工人看病,工厂报销,毕竟职工医院本来就是自己的,这样有很多弊端,比如说,某些极端的工人,进了工厂,就钻医院里不出来了,工资照拿,医院照住……一些小病,就得住院,反正不花自己的钱。 

 养老保险……这个时代是没有的,工人老了,厂里养! 

 当年工厂刚刚建立,招收的都是年轻人,没太大问题,等到职工逐渐老了,工厂就会背上沉重的负担,甚至一个年轻人要养两三个退休职工,效益再高的工厂,都得给活活拖垮。 

 现在,黄河厂是试点,是否能实行也不一定,秦富干脆就把这些方案都说了出来。 

 很多领导,只重视眼前利益,只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干出政绩来就行,等他走了,哪里管什么洪水滔天。 

 黄河厂,得长远发展! 

 “这样工人到手的钱,岂不是会变少?” 

 “我们可以提高工资啊,高出来的交城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我们很多工人,是没有存钱意识的,我们就当给他们存钱好了。” 

 工厂是保姆式的,什么都不用担心,所以,很多工人家庭,发多少花多少,不会储蓄,等到厂子黄了,完了,天塌了! 

 只靠一个厂子的医疗和养老保险,肯定是搞不起来的,但是只要试点开始,后续慢慢扩展到全国就行了,至于用多久……秦富不管。 

 “好,再说重头戏,其他的业务,全部剥离出来,成立一个三产公司,这个公司自谋差事,比如说,电影院可以向社会开放,卖电影票赚钱,供销社可以开成百货商店,服务社会,当然,背靠咱们黄河厂,得给他们一些好处,比如贷款给他们买重卡,成立运输公司等等,总之,不让他们闲着,让他们有事可做,他们是赚活钱的,等以后,他们会成为工厂里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比工人拿死工资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