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朴实无华的商战(第2页)

 别说,那些企业还真被李昊搞的蒸蒸日上,频频得到上面的表彰。

 其次是李昊如今很看好的快消品行业,由于价格放开的原因,国内什么都不愁卖。

 人们跟疯了似的,拿到工资后就冲到市场上拼命囤货。不管是买到什么,有什么就算什么,你敢从仓库拉出来,大家就敢给你买空。

 李昊倒是不怕挣钱,关键让李昊恶心的就是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横行,他们演都不演,直接贴上李昊公司的产品投入市场,可把李昊坑的够呛。

 你还真拿他们没什么好办法,就拿李昊的罐头产品来说吧,明明李昊生产的东西有口皆碑,价格也不贵。

 既让生产种植的农民伯伯得了好处,又让消费者得了实惠,自己也能挣不少钱,工人得到了工资,国家也得到了税收,堪称四赢五赢,赢麻了。

 奈何就是有些不要脸的,一个乡镇的小企业,一比一复刻李昊的产品包装,就是不复刻李昊产品的质量,连着出了好几个影响很不好的事情。

 有些不良媒体不管那三七二十一,本就和李昊有仇,这下可算是逮着机会了,自以为抓住了李昊的小辫子,拼命摸黑。

 李昊最开始还想着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发现不行,很多时候地方就靠着这些小厂子发展经济,相当于自家亲儿子。

 你要我把自己儿子打掉,就因为他和你生产一样的东西?那怎么可能?模仿你的产品那是看得起你,不服,信不信我们整个村子,整个镇子都和你拼命?

 李昊真没招了,再说了,干这事儿的又不是一家两家,他总不能挨个去找他们麻烦吧?

 没办法,求援吧。

 最后还是上面重拳出击,强压着地方的不满,以雷霆之势把这些问题处理了,并且作为当年的重点案例登上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最后就是商超,也面临诸多国外品牌的绞杀。

 最开始那些国外品牌不进来,是不知道国人的接受能力和消费能力,也怕政策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