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平阳

 有了显圣事迹后,

 虽然何博做的并非什么大事,但给凡人带来的震撼仍旧不小。

 毕竟这是千百年来,第一个据实可查的“鬼神显灵”。

 而凡人要拜神,自然也喜欢选“灵验”的神拜——

 只能说,

 华夏血脉里的务实,是天生的。

 何博这段时间接收到的各种愿力,祈求的内容丰富了太多。

 之前河伯从未有过明确的表示,巫婆天天念叨的,也无非是“不给河伯献祭少女就发水淹了邺县”这种放在后世没人理的话。

 受限于历史经验不足的战国时代本地人,许愿也大多只求着河伯不要发怒,莫要毁了他们的田地城居。

 毕竟给鬼神写信奉祭品,也是需要精力去准备的。

 不显个灵,那祈求者的态度大多也平常,就当走个流程。

 现在倒好,

 眼见河伯的确有能,还可以交流后,便有人开始祈求更多的东西了。

 要么是希望出门捡钱的,要么就是希望自己能遇到良人的,要么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多抓些鱼的……

 总的来说,

 都很朴素,

 和这个时代十分相符。

 何博为了多让人拜拜,也会偶尔帮人实现下他们的愿意——

 像打渔的,

 他几个卷就能卷出一堆鱼,让人欣喜若狂的撒网。

 反正这时候人少,虫兽鸟鱼到处都是,漳水流域中,就有丰富的鱼群种类,不带心疼的。

 至于求姻缘,那就直接把两个人扔到梦境里去,模糊一下感知,让他们醒来后有点印象但不至于记得太清楚——

 之所以这么做,防的是没有谈拢,让双方尴尬。

 若是有心,那么在梦中交流过一定信息后,又都是邺地的人,过两天就能就见到真人了。

 只是有一批人,让何博最是无可奈何。

 那便是来到庙宇之前,日日焚烧写满文书的木板,希望河伯能开恩,让他们再同女儿见一面的老夫妻。

 自从“河伯显灵”之后,除了引水带给邺地乡民的喜悦,最欣慰的,便是当初不幸,家中女儿被选为祭品的夫妻了。

 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女儿没有死去,而是真的伴随在河伯身边。

 哪怕西门豹后面再次申明,将巫婆定罪,说是其“伪传鬼神之意,敛财害人,河伯因此不喜,等到巫婆去后才显圣于人前”,也没办法让他们冷静下来。

 毕竟丧女之痛,何其沉重。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转移痛苦的可能,他们宁愿自我欺骗,给内心悲痛找个发泄的口子,也不想真的相信,自己女儿就是死了,就是沉在了水底,成了鱼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