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好学(第2页)

 从宏观去讲,

 他自然可以侃侃而谈。

 但一旦要去落实,

 他又有些无能为力。

 虽然身为鬼神,

 何博可以做许多事,

 但看到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一切时,他又羞愧起来,觉得除却这鬼神的力量,还有后世的知识,他和战国初期的人,并没有太大差别。

 于是何博怀着对自己的反思,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他生出了学习的想法。

 为什么不呢?

 反正他是鬼神,

 学习能力非常强大,

 千里漳河每时每刻的变动,都能为何博所接收掌握,过目不忘、一目十行,都不足以形容他此时对信息的处理效率。

 而且他已经脱离了生死,甚至正行走在成为掌握生死权能的鬼神之路上。

 有漫长到,沧海桑田才会让何博动容些许的生命,还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他为什么要躺平,只等着金手指喂饭呢?

 要知道,

 已经死了半年的喜,都还在学习呢!

 何况春秋战国,正是华夏思想大爆发之时,

 他既然来到这样的时代,却不去学习,岂不是浪费了大好的机会?

 难道以后遇到了儒门的孟子,他只能挨这位的骂?

 遇到了道家的庄子,被他辩的晕头转向,只能跳到水里声称“我河伯也”吗?

 想通了这一点,

 何博便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他先是想了解漳水中游鱼的种类,

 奈何类型太多,

 喜又是个终生空军的钓鱼佬,根本没有解答的能力。

 好在,何博还能通过托梦,强行从两岸城邑中,为自己寻找老师,解答疑惑。

 而骚扰了许多“被迫为师”的无辜人士后,何博便遇到了老仲路。

 嘻,

 在山上便遇到了一位采药的老者,这必然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于是,

 何博才在第一次见面中,向他不断问询。

 可惜老医者显然,要收些学费才有教导的耐心,

 随后就骑着何博召唤来的野猪,一去不回了。

 何博只能等和他再次相遇,再行讨教。

 今日,

 他才掌控铜鞮山,成为山神,老医者便传来祈愿,继续证明,他们之间,的确缘分不浅。

 因此何博直接来到老医者的梦里,压榨他的家传学问。

 “……只是多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