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生存指南海底漫步者

第206章 无题(第2页)

具体原因未知,估计是瓷窑温度不够吧·—”·

或者说就是喜欢这调调也有可能。

真想要瓷器,要等到1804年,加藤景正不知道多少代孙加藤民吉才烧出来,

历时接近六百年,也算相当励志了。

所以,在日本战国时代你要是在尾张看到正经瓷器,那和精美的丝绸一样,

肯定是从大明走私来的,算是一种常识。

“不是啊!”冈部以言的老婆很喜欢这对梅瓶,当时也问过犬公主,马上说道,“这是弯津自产的瓷器,夫君你看瓶底。”

冈部以言翻过瓶子一瞧,发现瓶底还真有印鉴,上面用釉色烧了四个汉字:

举母瓷坊。

他然片刻,忍不住喃喃道:“还真是弯津自产的在举母原吗?那里是好像有座烧粗陶缸的陶窑,没想到竟然连这麽精美的瓷器也烧出来了,加藤家一定会气疯了的。”举母原属于日本未来的丰田市,就是生产汽车的那个丰田市,不过要比现代丰田市再往南一些一一现代丰田市在古代举母川的河道上,要等举母川改道之后,人才会迁过去。

现在这会儿举母原的土质很烂,也是胶质土,和甲贺伊贺的情况差不多,不适合种地,所以附近的豪族就在这里建了一座陶窑,从这里大规模取土制陶往外售卖。

等原野把这里的豪族打包赶出知多半岛之后,这陶窑自然就归他所有,又正赶上知多闹风灾水灾旱灾,他正以工代赈,于是趁机就把附近很多乡民转成窑工,开始生产瓷器一一制瓷连闷木炭都不用,直接烧木头就行,而釉料和化学密切相关,正合他的专业,他了一个多月就把釉料憋出来了,依旧是在他的“老年死士作坊”生产。

总而言之,弯津又多了一个支柱产品,至少举母原一带的劳动力,原野是给他们找到工作了,以后这一带的人就以生产瓷器为主,顺便种地。

当然,烧瓷器也没那麽简单,原野这是憋了差不多两年,反覆试烧才算成功,而且目前废品率仍然极高,颜色也只有两种能看得过眼,整体仍然有待提高。

冈部以言不清楚这些,一时拿着梅瓶喷喷称奇,又再看看别的东西,发现一些日常用的瓷碗瓷碟虽比不上这对梅瓶精美,却也相当不错,甚至还有铁锅铁铲,细看之下,铁料品质也相当高,拿来造刀剑都足够了,用来打造厨具算是相当奢侈。

这也这两年自然灾害害的,旱涝轮着来,地种不成,原野需要给难民找活千,就把很多人拉去开铁田去了,导致这两年弯津熟铁产量大增,造武器消化不了那麽多,为了回本以及避免浪费,他只好又开始低价出售铁制工具和厨具。

这倒让弯津人的饮食习惯莫名其妙改变了,毕竟这时代庶民做饭用的是陶罐,基本以煮为主,现在铁锅开始普及,煎炸炒不用原野说,有些头脑灵活的人自然而然就会了,弯津夜市里就有很多小商贩靠自己琢磨出来的烹饪手艺赚钱,

搞各种新花样小吃,很多赚得盆满钵满。

这也算应了那句老话了,只要有了条件,放开了限制,市场就会自寻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