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第2页)
很快,一个身影从通道中缓缓走出。这个身影身着古装,面容模糊不清,但从他的气质和步伐可以看出,他绝非等闲之辈。紧接着,更多的身影陆续从通道中走出,他们来自不同的朝代,有的穿着华丽的官服,有的则身着朴素的布衣,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各个朝代的能官干吏。
诸葛亮和张良站在通道旁,高举着牌子,引导着这些人前往他们将要工作的地方。催钰则在一旁忙碌地记录着每个人的信息,他的笔尖在生死簿上快速移动,留下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迹。
然而,就在催钰专注于工作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手中的判官笔似乎有些不对劲。他低头一看,发现判官笔的笔尖稍微偏离了一点,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偏差,但催钰的心中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来不及细想,继续挥动着判官笔。当他再次抬起头时,却惊讶地发现有几个人正站在他的面前,他们的出现让催钰的头瞬间变得如同斗大。
催钰的脸色变得苍白,他匆匆收拾好东西,毫不犹豫地停止了工作,然后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飞快地跑进通道。通道的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将他与外界隔绝开来。
站在一旁的李刚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一种不妙的感觉。催钰干完活儿后连饭都不吃就急匆匆地跑掉,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李刚坚信,一定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李刚急匆匆地赶回议事帐篷,一掀开帘子,便看到帐篷里的景象让他忍俊不禁。只见刘邦和他带来的那群文官们,一个个都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东倒西歪地靠坐在一起,手里还捧着一杯凉茶,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而坐在首位的嬴政,则完全不顾形象地闭着眼睛,嘴巴微张,发出阵阵呼噜声,那睡得叫一个香啊!
李刚见状,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帐篷中央,然后冲着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们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跟自己出去。众人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纷纷起身,小心翼翼地跟在李刚身后,生怕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嬴政。
一出帐篷,众人来到了一片空地上。这里聚集着一群刚刚被召唤而来的人们,他们或站或坐,脸上都还带着惊愕和迷茫。然而,当他们看到李刚和他身后的那群人时,许多人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这些新召唤来的人们开始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当他们终于找到熟悉的面孔时,那种喜悦之情简直溢于言表。他们兴奋地呼喊着对方的名字,然后紧紧相拥,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
而那些被找到的人,也同样激动万分,他们拍打着彼此的肩膀,问候着彼此的近况,一时间,空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原本有些沉闷的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朱元璋的身旁,马皇后端庄地站立着,她的美丽和温柔给这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宁静。而在朱元璋身后,长子朱标、老二朱樉、老三朱棡和老四朱棣依次排列,他们的身影显得有些拘谨,显然对这种场合不太适应。
在他们四周,一群老兄弟们也围拢在一起,他们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东张西望,似乎都在等待着有人前来接待。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周围的人们渐渐地被带走,原本热闹的空地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家人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众人都有些不知所措,气氛也变得有些尴尬。朱标注意到李刚正站在帐篷口,似乎在注视着什么,于是他迈步走过去,想要和李刚打个招呼。
朱标走到李刚面前,微笑着向他打招呼。李刚转过头来,看到朱标后,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两人相互介绍了一下自己,朱标这才知道李刚是这里的负责人之一。
正当朱标准备和李刚聊几句时,李刚突然毫无征兆地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了朱标。这一举动让朱标完全没有防备,他不禁有些惊愕,身体也微微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