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秦文公VS晋文侯姬仇,秦晋撕破脸!
三国,
诸葛亮部下的将领们都是脸色巨变。
“丞相,如果曹魏真如天幕所言,搞这个连坐的话,岐山百姓被连坐在一起,因为利益而一起防止我们收割麦子,那我们岂不是粮草断绝?”
在作战会议中,诸葛亮出岐山的策略里,已经充分给核心将领论证过后勤补给的问题。
其中一部分的后勤补给就是来自于曹魏当地的粮食作物,因此在时间点的选择上,他们也选择了刚好在作物成熟的季节前突进。
这样既能缓解蜀汉的粮草压力,又能让曹魏损失一大笔,此消彼长之下,可以说,能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
可这种事情已经在天幕中给曝光了。
而且还说了应对之法。
曹魏真这么干的话,那他们的后勤就会遭受到史无前例的挑战,没有后勤补给铁定完蛋。
众将脸色凝重,都觉得北伐毫无胜算了。
但诸葛亮却轻轻摇了摇羽扇:
“诸位将军放心,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嬴秦!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秦始皇。”
“有些东西你就算知道了破局之法,也用不了,这可跟下棋不一样,下棋时你只要把手中的棋子放上去就行。”
“但一个制度,你要想施行下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从制度的提出,论证,通过,执行,以及最后真的能普及下去到,每一步都是难中之难。”
“曹魏,他没有嬴秦的魄力,更没有嬴秦的控制力。”
“想要搞这种制度,除非曹操复活,还有点希望,曹丕真不行。”
众位将士大松一口气,开始专心看天幕中的内容。
...........
(原来嬴秦的什伍连坐制度,真的是历史的进步,)
(得了吧,你们这些秦朝的粉丝就喜欢乱吹。)
(什么叫做乱吹,这可是从平民史观看出的,你就说嬴秦的什伍连坐制度,它是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百姓是有益的?)
(有些人啊,就是不愿意相信真相,就是喜欢抱着儒家的评价来看,他们看是书,总是离不开一句话,某个知名人物说过谁谁谁好谁谁谁坏,某个知名人物说过哪个制度有多牛,哪个制度有多拉垮,要是没有名人点评,他们连基本的好坏都分不清。)
(是是是,嬴秦太伟大了,周公旦的什伍救助系统出了那么大的问题,只有赢秦一个人发现了,然后只有赢秦改革了,其他人都没看见是吧?你们觉得这可能吗?)
(秦吹们,这合理吗?)
…………
北宋,
司马光拍掌大笑,就是如此。
这些人就是喜欢。
给周公旦身上抹黑。
周朝制度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大明显的漏洞,刚好让嬴秦捡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