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粮食够吃吗?(第2页)
你说有黑幕有内定也好,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制度还是帮助了不少家庭贫困之人。
奖学金制度倒是还好说,可是贫困生的助学金制度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毕竟在李皓宸看来,冀县的百姓里就没有几户是不贫困的!
真要是开了这个口子,县里的财政恐怕受不了!
他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却也只能将助学金给放在了一边,而在几案上端端正正的写下了《县学助学金相关事项》几个大字。
李皓宸正写着,却听到门外传来声音。
“县尊,杨廷掾求见。”
李皓宸头也没抬:“请!”
过了一会儿,却见杨歧快步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笑意。
“县尊,丞相遣人送了书信过来。”
说着将手中封住的书信递给了李皓宸。
李皓宸放下笔,接过书信,却轻咦了一声:“咦,这是李公纸?”
杨歧却笑了:“县尊,看来丞相对李公纸很满意啊,回信就用上了!”
李皓宸微微一笑,诸葛亮也是读书人,这天下但凡是读书人的,谁会对纸这样轻便的东西不喜欢呢。
他打开诸葛亮的信,可刚看了两行就笑了。
杨歧不明所以,却是问道:“县尊为何发笑?”
李皓宸却将诸葛亮的信亮给杨歧看,并且笑着说道:“丞相让我造纸的法子交出去,说是要在成都和汉中开两个官办的造纸作坊,并且说不让我白掏,他愿意每年给冀县一万匹蜀锦的售卖权。”
杨歧却是眼前一亮:“县尊,丞相这是在让利与我冀县啊,这是好事啊!”
李皓宸笑着摇摇头:“文山啊,你只看到我冀县得了一万匹蜀锦,却没有想到这些蜀锦也是需要成本的么?一匹蜀锦到我冀县最少也要卖到五千钱,也就是蜀锦的利润丞相已经收走了,而且从蜀中到冀县的距离总比从蜀中到中原和东吴的距离要短吧?”
杨歧听得有些模糊,听到这里却是疑惑的问道:“的确如此,但是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李皓宸笑道:“运到我冀县,丞相三个月就可以回一次款,若是运到中原和东吴,说不定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才能见到钱,即便在中原和东吴能赚到更多的钱,可风险也大啊!如今可好,丞相将钱先收回去了,风险却留给了我冀县世家,我如今算知道,为何蜀中世家斗不过丞相了,这就是一个水平的!”
杨歧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县尊明查!”
不过话是这样说,但是李皓宸却知道,这的确是诸葛亮给自己脸了,要知道蜀锦之利,谁不心动?可诸葛亮却从来没有松过口,这次能给冀县一万匹,的确是天大的面子!
若是蜀中世家能得到这一万匹蜀锦,怕是什么条件都会答应!
所以李皓宸已经打算就将造纸的法子给诸葛亮了,还好诸葛亮起码还用蜀锦来换,就算诸葛亮不用蜀锦来换,自己还不是一样要给他?
李皓宸将诸葛亮的书信收了起来,却是对杨歧说道:“文山,你来的正好,来帮我参详一下,我定的这个制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