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不想讲规则?

 “对了,韩公,这学生们入学之后,学什么,可有安排?”李皓宸好像想起了什么,出声问道。 

 韩嘉点点头:“县尊无须担心,下官早有安排,学生们入学,自然先学写字,以下官之见,当从急就篇开始,然后才是孝经,以此循序渐进,自可得其中三昧!” 

 李皓宸听懵了,他什么时候听过什么急就篇?他还以为这个时代的学生学的都是什么百家姓之类的东西呢。 

 “那个啥,韩公啊!”李皓宸愣了好半晌,出言说道:“那个什么急就篇是啥?” 

 韩嘉也懵了,堂堂一个县长,总不能连急就篇都没有读过吧? 

 他赶紧说道:“这急就篇是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编的幼儿开蒙之书,因首字为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怎么,县长没有读过?哦,想来县长读的应是秦朝李斯所著的仓颉篇,这也是可以的。” 

 李皓宸眼睛瞪得老大,仓颉篇又是什么东西?他可不记得自己小时候学过这玩意,他摇了摇头。 

 韩嘉更懵了,此时的孩童若要开蒙,必定是这两篇开蒙,绝无例外,莫非县长不识字? 

 再一想,也不对啊,如今在大汉,不要说一任县官,就算是领兵打仗的大将,也要会认识一些字的,不然连军令都看不懂,还如何打仗? 

 他抬头看向李皓宸,却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却不知,县尊开蒙用的什么书?” 

 李皓宸毫不犹豫的就说道:“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 

 其实他小时侯在小学也不是学的这个,只是三百千在他看来,还比较符合这个时候人的思维,这才说了出来。 

 韩嘉糊涂了,这三本书,他别说没看过,就算听都没听过,这又是什么书?他虽然只是阎家聘请的一个私塾先生,却也读了不少的书,也算的上学问精深,此时猛然听到有自己没看过的书,连忙开口问道。 

 “敢问县尊,这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又是何书?何人所著?” 

 “这三字……”李皓宸刚想解释三字经到底是什么,却又猛然想起,这三字经里的内容都说到唐朝去了,自己这时候说,未免有些骇人听闻了,他立刻换了一个话题:“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这样,本县回去之后,写出来给你就是了。” 

 韩嘉这才作罢。 

 李皓宸却又问道:“对了,可有老师教算学?” 

 “算学?”韩嘉一怔:“此乃精深之学问,岂是稚子孩童能学的?” 

 李皓宸却庆幸这个时代还不像后世对算学当做无用之学,嫌弃之极,不过,将算学看做极高深的学问也让他有些忍不住。 

 “这算学自当从孩童时就学起啊,韩公,以为这县学学子可能都当官?” 

 李皓宸向韩嘉发问。 

 韩嘉一愣,摇了摇头。 

 “这就是了。”李皓宸笑了起来:“既然不能都当官,那总不能上了学之后,还回去种地吧?懂些算学,回去之后也能算个账,不也是个营生?” 

 韩嘉想想,却郑重的向李皓宸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