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转圜腾挪(第2页)
如此一来,郑举人那边是否完成,压力就不算太大,陈吉发也就有更多的余力与他争斗。
这日,陈吉发正在巡查征收进度,捕房来了个白役,满脸堆笑,说是赵捕头请他去议事。
陈吉发不知缘由,给了那白役辛苦钱,带着两个保镖到了捕房,在门口便看见赵坤兴满脸黝黑的冲他笑。
“吉发,表哥这次给你报仇了。跑到九江给那鳖孙逮回来了,果真是姓郑的指使的。”
“哦?坤兴哥可算是送给小弟一份大礼!”
“哈哈,走,进去说。爹爹说等你来了商量下,到底要如何做文章。”
“嗯,走,详细说说。”
陈吉发进了赵天河的值房,赵捕头却恭恭敬敬的站在案前,他原本的圈椅上,坐着县令刘勷,正翻看着桌上的卷宗。
陈吉发和赵坤兴连忙行礼。
“学生\/卑职见过县尊大人!”
“嗯,无妨。本官听刑房说伤你的人抓到了,过来看看。这是大案,赵头能如此快破案,着实不易。”
“都是县尊大人调度有功……”
“嗨,缉盗是你的事,本官无非听了几次汇报而已,无需过谦。只是,此事有些复杂,竟然牵涉到卫所的人。吉发,你先看看。”
陈吉发从刘勷手中接过卷宗,上面有袁彪的口供,各类证据的核查情况,其他证人的口供等等,非常详细,后面还有个物证清单。
可以说,这案子已证据确凿,板上钉钉。
但县令既然让他看,又说有些复杂,定然是有别的想法。陈吉发看了一眼赵天河,舅舅老神在在,似乎并不操心下步如何走,再看赵坤兴,低着头,盯着脚尖,似乎也与他无关。
陈吉发心里大概有数,自己得主动开口,免得县尊大人难做。
“虽说口供确实,但人犯作案时,并无千户所的其他人在场。那些银票虽然有郑家的印信,但也可以解释为人犯偷的。总之,若是那两家不认,只在咱们县里,是很难定罪的。学生以为,与其将事情闹大,不如在县里调解。”
刘县令明显松了口气,看陈吉发的眼神也越发亲切起来。
“没错,牵涉到地方士绅与卫所勾结,刺杀县学生员,这等事情,但凡弄报到上面知晓,定然是件大事。说不准,上面派人来彻查,湖广布政、学道、都司诸衙门都要受到牵连。但若是吉发本人愿意接受调解,这件事就好办,本官亲自去郑店镇一趟,为你讨些好处来。”
“但凭县尊大人做主。”
陈吉发理解刘县令,他今年二十岁,前年中的进士,当了江夏县令不过一年时间,如果出现太过扎眼的案子,对他明年的京察大为不妥。
作为学生,自然是要给县令分忧的。虽然陈吉发本身恨郑举人要死,但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面前,仇恨的情绪可以暂时放下。
现在最要要紧的是持续扩大势力,做好天下大乱的准备,复仇只是顺道的事情。
“嗯,很好。如此本官便放心了。切记,此事今日在场四人知晓,切莫外传。你们忙吧,本官回了。”
刘县令施施然离开,赵天河看着侄子,面露玩味。
“吉发可以呀,生死大仇都可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