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策论随想(第2页)
天下万民不关心你皇帝老儿到底念着谁,皇帝的话语没有乡绅士大夫的解读,乡民百姓也不可能知道。同样的道理,老百姓到底活的是好是坏,也只有乡绅士大夫才能同皇帝讲的清楚。
因此,在封建皇权这个基本的生产关系不改变的情况下,皇帝要做的,并非仁慈对待农民军,而是要坚定维护地主士绅阶级的利益,听他们对地方治理的看法,相信他们能够对付农民起义,给他们手段,帮他们胜利。
事实上,后续满清靠三十万人征服上亿人的大明,正是靠的这一点,充分给予投靠他们的士绅授权,残酷镇压农民军,甚至不惜屠城。
按照后世的标准,这可真是残暴不仁,本应该民心尽失。可事实上,支持满清的士大夫越来越多,反抗他们的人越来越少,最终,是满清夺取了天下。
因为心中的答案不一样,剿抚之争便始终摇摆不定。
纵观明朝末年,可以发现,但凡愿意维护朱明统治的干臣,往往是与崇祯皇帝观念相左的主剿派,但凡最终没有气节投降了满清的,大多是主和派,他们只顾着迎合崇祯皇帝的心意,在大厦倾颓之前为家族捞更多好处,以便于在满人那里卖出一个更好的价钱。
正是因为如此,主剿派最终大多被崇祯自己杀掉或者投降了满清,等朝廷里全都是不顾天下的主和派,这天下已经无药可救了。
朝廷针对农民军的事情吵吵闹闹没有结果,后金攻克旅顺的消息又从遥远的辽东传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想必崇祯皇帝此刻已经焦急得睡不成觉,吃不下饭了。
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崇祯六年的乡试总算结束。
开门那天,贡院门口照例是人山人海,都是等待自家孩子或丈夫的家眷。
陈吉发与刘成治的考棚不远,因此结伴出来。
“广如兄考的如何?”陈吉发自己轻松,还有功夫关心同学。
“马马虎虎吧。”刘成治脸上轻松,看着不像是马马虎虎,“明经还好,策论心里没底。”
陈吉发笑他,其实他便是强硬的主剿派,陈鉴很欣赏他,时常讨论问题到深夜。不过
,刘成治偏向理论功底,日常很少处理庶务,与陈吉发交集不算太多。
“你要是没底,小弟就更没底了。”
两人说笑着,远远看见熊文灼也朝这边走来,于是也问了问他的情况。
熊文灼朝两人拱手,眼神中对陈吉发充满感激。先前给他的那些策论资料,竟然押中了原题的七成。
当然,这也是为了掩盖陈吉发知道原题的事实,给了三四十篇文章,里面夹带着原题中的许多论点。
“策论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四书明经不知如何。”
“哈,那咱俩正好相反。”刘成治笑道,“子安呢?”
“五五之数。”陈吉发微笑答道。
“努力了就行。科举一途,也不指望一蹴而就。”刘成治看得很看,拍了拍两人肩膀“这几日好好休息,辛苦一年了。若是两位兄弟高中,后面还得进京,赶紧趁这段时间多陪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