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65章 夜校规划(第2页)

 所以,陈吉发要颠覆这套封建制度,要进入前世人人都可以安居乐业的现代社会,就必须从一开始就破除阶级、社会地位、经济利益的高度绑定,将人的个性追求充分展露出来,那么适当的其他学科基础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

 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客观条件,他并没有特别坚持一定要苏庆阳这些已经形成价值观的人去扭转思想。

 “庆阳小爷爷,往后还是叫我名字吧,辈分还是不能乱了。至于学习的事情,夜校的合作社干部就自选吧,有兴趣来听一听。但是七岁到十岁的孩子必须要跟着学,咱们打好基础,孩子们将来肯定不局限于苏家湾、江夏,可能还不止局限于武昌、湖广,眼界开阔些,将来与更高层次的人打交道才游刃有余。咱们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可以同人谈论

音律诗词的机会吗?”

 “再者,画画、音律这些东西,看上去平平无奇,却是影响人精神非常重要的工具。你琢磨琢磨,平日里是不是喜庆的音律听了更加有劲,悲伤的音律听了浑身疲软?这东西用好了,不仅仅是个消遣的东西,还能提高做工的效率,提高休息的效率,甚至鼓舞士气,摧垮敌人的意志。历史上有个典故,叫做四面楚歌,汉朝的开国大将韩信,就是用楚地乡曲摧毁了楚霸王项羽的士气。庆阳小爷爷,这里面的道理,我们自己要学懂,还要让孩子们也懂,这样他们将来立足世间的本领就又多了一样。”

 苏庆阳听了这个话,琢磨片刻,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还是陈公子通透。咱们奋斗不就是为了孩子?”

 “对对,我这把年纪不懂就算了,孩子不懂,将来出去被人看不起。”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懂得多,了不起!”

 “是呀,咱们孩子以后也要读书,也要懂!”

 见大家统一了思想,陈吉发又提了些具体的想法,交代了些教育孩子与现在夜校之间的差别和注意事项。现在沈玲娘暂时是夜校的负责人,她默默记下,点头应是。

 宋彩蝶还云里雾里,不明就里,对这个所谓夜校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可惜听了这么一晚上也没搞清楚情况,只能慢慢跟着学习。

 散了会,陈吉发陪着两位女先生回客房,想着顺便再单独交流下数理化教学安排的事情,就看到守在夜校门口的徐成洛。

 “吉发哥哥,郑举人来了。”

 陈吉发眉头一挑。徐成洛知道他不想见郑举人,但还是劝道:“看着是诚心认输,来求你的。”

 “能求到死对头面前的人,都不是易与之辈。”

 “哥哥要是不想见就算了。”

 “听听他怎么说吧。郑家那摊子事很复杂,咱们也不能只听郑老三一个人说话。把他带到合作社公房,多安排几个人看着。”

 说起来,这还是陈吉发第二次见郑举人。

 第一次见,是上次处理熊韵芝那个事情。那会子陈吉发不过是个县学里的生员,同举贡老爷差了等级,人家根本没有把陈吉发放在眼里,只同知县大人讲条件。

 那个时候,郑举人大概只以为陈吉发是个帮县令跑腿,拿出来敲打他郑家的棋子,却不想,如今人家年纪轻轻中了举,形势已经全然不同。

 再见到陈吉发,已经是白身的郑举人,不仅客气了许多,也是从心里重视起这青年,真心诚意来谈条件的。

 刚一见面,郑举人就冲着陈吉发长揖到地。

 “冒昧叨扰!往日多有开罪,陈公子大人大量,郑某先向您致歉。”

 陈吉发坐在几案后面,漠然的看着郑举人,等后者眼看微微发颤,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才开口道:

 “郑举人多礼了。坐下叙话。”

 郑举人抬起头,眼中并无不忿,要么是他真的服输,要么便是隐忍的太好。陈吉发宁可相信后者。

 “谢陈公子赏座,郑某不敢。来此只求您高抬贵手,放过家中两位犬子……”

 “等等!”陈吉发打断了他,“你的两个儿子犯了刑律,流放刑拘,都不归在下管。”

 郑举人突然就涕泪俱下,竟然“扑通”跪了下来。

 “陈公子,是郑某有眼不识泰山,该赔的罪都由我来赔。但郑某只有这两个儿子,如今都在牢中关着,不见天日,日夜折磨。他们从小就是没有受过苦的,如今这般光景,又能坚持多久?我今年五十有二,活不太久了,这辈子如我这般,也不再争什么长短了,只这两个儿子,人生还长,您高抬贵手,给个机会!若是您肯松口,郑某执掌家业这么多年,还存了些银子,便都是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