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89章 襄王无梦(第2页)

 好像疯魔更严重了。

 真是该死。

 陈吉发实现了染布生意的开门红,每日同薛庆余收些利钱,心思又开始琢磨其他。

 这几日,他捣鼓出了牛轧花生糖、桂花糖等系列锦糖,如今托了几家糖铺售卖,虽然不如彩布火爆,却也每日有数两银子进账。

 但陈吉发最重视的,还是手头正在和一群工匠捣鼓的新的“玩具”。

 目前来看,的确只能叫玩具。

 “掌柜的,这东西怕是难以大用。”

 站在一台疑似缝纫机的机器前面,铁匠游德旺一脸尴尬的搓着手。他和两个儿子用了半个月才磨出适用的组件,装配起来不太精密,运行的时候轻一下重一下。上了针线、布料一试,针脚疏密不均不说,还经常断线。

 其实,他们已经够可以了,南京的铁匠木匠技术都比江夏的好太多了,陈吉发在江夏其实就试验过,只是铁匠总是不能按要求磨出合适的零件,他又舍不得用能量大规模加工,所以就拖到现在。

 好在游铁匠本身手巧,他大儿子锻料厉害,二儿子还会雕首饰,三个人合作,总算有了雏形。

 所以,陈吉发还算满意,宽慰道:“不,有用,失败是成功之母,即便现在没用,将来也一定有用。”

 游德旺不懂为什么失败是成功的妈,他只是觉得陈老板给的太多了,他们没有完成任务有些过意不去,同时也有点害怕失去这么大方的雇主。

 “那个……陈老板还有其他物件需要打造么?”

 “不,暂时就是这个。”

 游德旺有些尴尬,陈吉发没有在意,接着说:“把这机器做的更精细,更完美,有的是活可以做。其他的物件嘛,将来多得是。”

 听到这话,游德旺的心放在肚子里,连忙拍马屁。

 “那是,那是!陈老板大才!”

 “

此外,这些物件的做法,还请游工头保密。”

 “自然自然,掌柜的不说,这手艺也是不能随便外传的。”

 其实,陈吉发倒是不怕他把技术透露出去。对于目前制造缝纫机的难点来说,最大的障碍在于大明朝的铁料达不到标准,或者说,根本没有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

 官营铁厂只考核产量,质量什么的从不考虑;官营民办厂强一点点,至少铁渣一样的料不存在了,但依然良莠不齐,十块铁料里能够挑出一块高质量的,质地还不均匀,里面糅杂太多。

 即便是用苏钢,加工足够微小的缝针、顶针时,依然会有脆裂的情况。而延展性更好的白铁,又太软容易弯曲,针脚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所以,即便工艺外泄,没有好的原材料,旁人也难仿造。就像后世,许多机械的制造方法其实已经是公开的,但落后国家无法制造,根子就在材料工艺跟不上。

 陈吉发是打算自己解决铁料钢材的问题,但不是现在。他现在没那么多钱,没那个权,也没那么多人。

 “这台机器就先这样吧,回头我改良下设计,咱们再重新试一试,慢慢来,争取弄个更好的。总之你做就对了。工钱不少你一分。”

 “诶,谢谢大老爷。您这都是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