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92章 结交新贵(第3页)

 这番话倒是引起了陈吉发的兴趣。明末是近代物理学的开端,明帝国也有不少士大夫开始物理学的探究,这名姓方的书生,显然属于思想最先进的那一批人。

 于是,他拉过一个身旁的书生,询问道:“场上演讲者何人?”

 “这你都不知道?”那人得意洋洋,“当然是咱们复社有名的方公子。”

 “方公子?”

 那人鄙夷的看了眼陈吉发,像是在看乡巴佬,但终究是帮他的偶像做了宣传。

 “桐城方密之,方公子。”

 陈吉发顿时心中了然,原来是复社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倒的确是个人才。

 又驻足听了片刻,方以智讲的深入,场下人听得沉迷,约莫一炷香功夫,才换了别人上前演讲。

 方以智刚下来,便立刻被一群书生围住,问东问西。陈吉发本想与他搭个话,但看见实在人多,没有机会靠近,也只能作罢。

 此来南京赶考,想必他也是为此目的,应该还有见面的机会。

 回去后,陈吉发连夜赶工,如约将新纺织工艺设计和工厂建设的方案做出来,交给了庄志业,之后,便是给江夏写信,让他们准备些人手过来。

 正写着信呢,江夏寄来的信却先到了。是熊韵芝回给陈吉发的。

 这个年代,邮驿不是普通人家能够享受的服务,更何况,崇祯皇帝为了节省开支,裁撤了天下驿站。如今闹得正欢的李自成,早年便是米脂县的驿丞,如今下岗再就业,干起了造反的买卖。

 因此,陈吉发与熊韵芝之间的书信物品,都是托四通镖局捎送的。也就是陈吉发与他们有长期合作,才能如此顺畅。

 信封用油纸仔细包好,拆开后,还能闻到信纸上淡淡暗香萦绕,是熊韵芝常用的熏香。

 信纸有两张,其中一张写着近期家里产业经营的情况,以及苏家湾合作社的情况,并一些建议,总体来看很正常。

 另一张纸折成方胜形状,展开,是精美的印花信笺,写着一首小诗。

 离别数日如三秋,

 更深露重夙夜愁。

 试问明月君何在,

 情似春水顺江流。

 工整俊秀的梅花小楷,婉约清丽的抒情诗,落脚处落着兰芝花印,处处透出小女儿的记挂情谊。

 陈吉发勾起唇角,心中难得轻松愉悦。

 熊韵芝到底是个十八岁的女孩,心中有些话不好与赵氏说,也不愿如王宝珠那样以色事人,便将细腻的女儿心思都藏在诗信之中,盼着陈吉发能对她多些怜惜。

 随着信件寄来的,还有一千两银票,以及陈吉发先前要的家中各项产业的报告,以及最新一批纺织机械使用测试的情况。

 看完这些,他提笔便开始写回信。

 先是交代了他在南京的琐事,又提及了对家人的思念,问及了家中近况,最后,便是嘱咐她,从家里派几个骨干人手,到南京帮他照看染布和织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