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郧西劳军(第2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砸了上千两银子的买路费之后,湖广通政衙门的旧友提供了个可靠消息,联络上陈吉发想要巴结的那位大人身边的书吏,如今回了消息,说是大人已经答应见陈吉发一面。
于是,崇祯七年的冬月,陈吉发让乌岭铁厂准备了十万斤(五十吨)铁料,另外带了些铁厂精工细作的几种样品,从大冶黄石港出发,带着袁立魁和叶祥龙,准备赶往郧阳。
他要拜访的这位大人物,就是如今的郧阳巡抚卢象升。
郧阳就是后世湖北省的西北部,隶属十堰市,临近陕西、河南,是三省交汇的要冲之地,因此军事地位特别重要。
此时,陕西的流寇出河南,已经占领了南阳府,如果郧阳有失,湖广必暴露在流寇兵锋之下。历史上,郧阳巡抚卢象升是个能打仗的名臣,与农民军作战,几乎是无往不利。也正因为这条大腿的存在,湖广才能安然无忧的挺到了崇祯末年,直到张献忠入川、左良玉造反之前,湖广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兵灾。
因此,需要发展时间的陈吉发,就要想尽办法抱紧这条粗大腿,有可能的话,还要支援帮助这条大腿变得更粗,让他牢牢的挡在北方流寇面前,争取更多和平发展的空间。
“子安真是神机妙算。袁某与何书办联系时,他直说如今大军缺乏物资铁料,你这及时雨,果真得了卢督师青眼。”
“不过是应尽的义务。天下糜烂,我辈读书人都有义务。况且卢督屡战屡胜,比那些尸位素餐者强了太多。”
“哈哈,子安所言甚是。卢督刚烈耿直,来日必不负我等。”
“若是能结现银才好。”叶祥龙有些犹疑,“铁料兵器占用资金大,若是卢督不能结算现银,怕是难以为继。”
“这批货就算陈某赞助。”陈吉发对叶祥龙解释道,“往后再有支持,再谈价钱。这个事情,在下会与卢督细谈。”
“如此甚好。”
“听说唐巡抚也在筹集军资。咱们如此直接的跳过他,万一有人检举,我等该如何自处?”
“你我从大冶上船,有何不可?兴国州会管铁料卖到何处吗?”
袁立魁笑眯眯道:“当然是不管的,不过唐巡抚着急上火,或许有些人要图个表现。”
“无需在意。唐巡抚老眼昏花,未见得理事。”
“哈哈,子安真是妙人!”
袁立魁哈哈大笑,叶祥龙惊得不敢接话。陈吉发这个话的意思明了,唐晖如今已经年近七十,很多事情都不亲为,湖广的大小事务各府知府各自为政已久,早就见怪不怪了。
当然,两位本时空的居民还不知道,因为唐晖庸碌,明年四月的时候,剿匪有功的卢象升就会接任湖广巡抚。陈吉发为的正是提前烧香,抱紧大腿。
从黄石港出发,在汉口镇转入汉江,逆流七百多里,船行四天三夜,总算望见郧阳县城。
此时,卢象升的主要对手,就是流寇中的闯营。
崇祯七年的闯营,闯王还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两人,都是高迎祥的部将。去年七月,流寇一头扎进了车厢峡,差点被官军全歼,全赖顾君恩的诈降之计脱困。如今,闯营主要在南阳一带活动,想从郧阳入川,或者返回陕西,但卢象升卡在这条通路上,让闯营格外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