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文化宣传(第2页)
李良人算不上特别出众的儒生,但作为底层的读书人,又经历了磨难,更加懂得世间冷暖,人心炎凉。在这个平凡的午后,书生李良人看到了四书五经之外的靓丽风景,看到了人生不同的出路,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再不复刚刚到江夏时的惶然。
崇祯七年的尾巴在忙碌中溜走。腊月十五之后,因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而变得富足的江夏,竟然在这乱世之中有着比往年更加热闹的年景。
尤其是合作社在江夏县城搭台唱戏,用义演和慈善捐赠吸引了大量市民的眼球,也让前不久的花边新闻慢慢冷淡下去,明面没有什么声音了。
熊韵芝的小腹已经凸显出来,为了在慈善捐赠上亮相,她穿了宽大的袍子。为了保证她和孩子的安全,徐成洛给她增派了女卫,又在外围布置了好些人手,总算才放心了些。
从小年开始,熊韵芝就每日参与慰问、施粥、祈福等活动,市民们每日看她忙忙碌碌的样子,加上又真的受了恩惠,于是原本仍然在私底下传播的那些咬耳朵的小道消息,也逐步消失了。那些编排她抛头露面的言语,也都被“不抛头露面如何能施舍你?”、“吃了人家的粥还要说人家不该出来给你吗?”之类的言论给冲销,这都是女会通过女工、女学生传播的。
而到了除夕这天,合作社更是彩排了一整场晚会,有歌舞表演,有曲艺,有评书,压轴的节目,是一曲优雅的乐器合奏,名唤《梁祝》,与之匹配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舞台剧。
前所未有的台本,前所未有的乐曲,将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演绎出了新的精神境界。不仅让那些底层的小民看了热闹,更是让许多有些文化修养的人,看出了节目背后宣扬的价值观。
台下掌声雷动,演员谢幕的时候,担纲整个节目导演的宋彩蝶激动得泣不成声。
很久很久以前,当陈吉发说音乐也可以改变人心,改变世界的时候,她还有一丝的怀疑,
而当这部经典作品问世之后,她再也不会怀疑。
陈吉发本人更是行程拉满,拜见相熟的官僚,探望有名的士绅,慰问各领域的雇员和穷苦的百姓,走访各个分社的头头脑脑,最重要的,召开合作社的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派发红利,安排明年的重要事项。
陈吉民和陈小雨赶在过年前回来,带了好些个礼物。
陈吉民比刚去南京的时候成熟了许多,如今举手投足,都有了上位者的气度。
陈小雨本来是个活泼跳脱的个性,缠着熊韵芝和王宝珠唠嗑逗趣喋喋不休,还给未出生的小侄儿送了堆小首饰。
段瑾从北京找来的帮手翟德谦和闺蜜杨星昭也赶在春节前到了江夏。
翟德谦之前在南京做了一段时间古玩,同陈吉民经常打交道,也算是熟识了。
杨星昭南下之后还没有选定铺面,她似乎比较依赖段瑾,到了江夏之后,两人成天形影不离,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段瑾的安排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