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176章 招兵买马(第2页)

 陈吉发对姚泽孝说这些的时候,张献忠李自成突袭安徽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湖广,姚泽孝还是将信将疑。不过,等到消息到来的时候,他对陈吉发便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以为遇到了当世卧龙。

 “好吧。但千人吃喝拉撒,可不是小数目。”

 “对,所以,这些人一定要练好,练精。要比着你那五十个亲兵的标准来练。”

 “啊?!专职的团练?!日夜操练那种?!”

 “对,就是这种团练。”

 陈吉发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金口团练操典》,上面对招募、待遇、训练、保障、纪律等等事项做了具体规定,完全是仿照近代军队的标准订立的。

 “你来当作训官,思政官由我来指派。”

 姚泽孝翻着册子,张开的嘴巴就没闭上过。

 体能标准,跑步二百息内三百丈,跳高原地三尺、助跑七尺,跳远原地七尺,助跑一丈半。就这素质,怕是他那五十个亲兵都不见得人人过关。

 再看训练,每日晨间负重五十斤跑二十里,上午是各种器械训练,包括刀枪棍棒弓箭火铳,下午是步战马战阵战,各种花活,晚上还有内容,要开夜校,学纪律,搞生活会。

 还有待遇保障,月俸三两,每日要有蔬菜、米面、肉食、蛋奶,每月发一套作训服,每季度发一套作战服,每年发一套礼服。还有各类装备,都要配齐,士兵自行保养,每两年更换一次,以旧换新,保养得当还有奖励。

 “您这是训练民团?”

 “对,金口团练。”

 “将领亲丁也难达到这个标准……”

 “民团就是江夏百姓的亲丁。”

 姚泽孝语塞,想着,反正都是陈公子掏钱,豪华就豪华吧。

 陈吉发和他的同盟如今掌握了八十多个村子,二十万人口,产业横跨轻重工业,市场辐射远近几个州府,崇祯七年底,向江夏县缴纳税银七万二千两,占

了整个县十二万两税银的一大半。

 如今,不说整个江夏东南片日益兴旺,因为陈吉发缴税增多的关系,填补了其他地方“三饷”的缺额,以至于整个江夏县的百姓压力都轻了许多。

 但陈吉发知道,这种看似祥和的氛围很快就会打破了。等湖广成了前线,朝廷的整个组织方式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他要提前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

 这支团练队伍,全部按照精兵标准打造,加上吃喝拉撒装备损耗,每人每月合计耗银约七两银子,千人的队伍,每月消耗将近七千两,一年八万四千两银子,相当于乌岭铁厂全年的盈利。

 这还只是养兵,还没有计算马匹车辆等等,若是完全将这支千人精兵运转起来,恐怕得十万两银子往上走。

 当然,随着合作社工业能力的提升,各种物品装备的成本会略微下降,但这肯定比不上军事需求的增长速度。所以,陈吉发明年发展的步伐要加快些才行。

 辞别姚泽孝后,陈吉发找到杨星昭谈话。

 这位杨小姐今年十九岁,也是个大龄女青年了,她离家出走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想和段瑾一样干事业,其二就是逃避家中指派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