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消化战果(第3页)
这个做法有点像他刚刚到苏家湾时,用磨房的利润做担保搞包税联营,总之,就是让合伙人打消最初的顾虑,让他们觉得无论如何都不会亏本。
而且,为了让苏家湾的这些元老们都有参与积极性,今天能提前认购的,都算是“原始股”,价格更低 ,而在招标会上,股份将采取“拍卖”的方式,以竞价确定每股价格。
事实上,经济发展到十七世纪中叶,欧洲已经有比较完善的证券交易制度,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创办阿姆斯特证券交易所,是近代股权交易的典范。
穿越者陈吉发,不仅要将先进的技术带到大明末年,也要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带到这里,不仅要从技术上降维打击,也要从制度模式上降维打击。
元老们有的听不懂,但那些听懂的,都立刻热情起来。他们明白,只要招标上市,这些企业的原始股份,都会是有价无市的香饽饽。
段瑾第一个表态支持:“虽然不知道你这些项目到底赚不赚钱,但就这个法子本身,也是可以圈到不少钱的。我们先认购了,一万两银子。”
“我也认购,一万两!”苏茂林不甘其后。
“还有我,五百两……”
元老们纷纷表示要认购入股,陈吉发很满意这个效果,让王铁柱逐一登记。
“好了,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这样定下。商会下去抓紧准备,邀请客商,三天后,举行招商大会!”
陈吉发这次的动作很大,因此,消息也传得很快。
“陈半县”有多大能耐,有多会挣钱,是这两年江夏各界有目共睹的事情。
因此,当他把水泥、玻璃、皮革、四轮马车、煤焦油精炼等等设想中的轻重工业项目全部做好计划,又把金口、郑店通往武昌、大冶的直道列入项目,全部拿出来,举办盛大的招商会的时候,但凡是家中有些买卖的江夏士绅,都被惊动了。
这些士绅自然会主动派人来问,但楚王府、荆王府,需要陈吉发本人去跑。
楚王府毕竟是皇室,与他们打交道,多少要低声下气。不过,陈吉发这次邀约的依然是那个主簿毛健。
上次,毛健没瞧上陈吉发三千两银子的生意,但郑举人这件事,他是记得陈吉发的。
因此,当陈吉发递上拜帖,又包了一千两的红包,他总算是勉为其难的出来见了面。
“你这小子,又来何事?”
毛健经营楚王府钱粮,每日里过手的账目能有数千两,每年累计能有近百万两。
楚王府的生意不仅仅是王庄田产,还有放利钱、入股商队、倒卖大宗物资等等,这些事情,有王府作为后盾,往往能赚取超额利润,而且地方还不敢插手,那些钞关还不会刁难。
这么大的王府,如此多的产业,陈吉发的合作社虽然大,但在毛健眼里,也不过是带着泥腿子们玩耍的小打小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