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取个名字(第3页)
因此,整个迎检的重心就在于,向卢象升展示合作社对地方治理的巨大作用,隐藏其特殊的运行模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
不过,陈吉发也没有刻意去作假。因为合作社的摊子太大了,卢象升又不像唐晖那样是个草包,他肯定不会只听陈吉发的一面之词,说不定已经有探子私下里调查过了。
再者这个时代对乡民结社、办学什么的管的也不是太严,远没有清朝搞文字狱那般狠厉。所以陈吉发搞得这些东西,虽然离经叛道,却也容易解释。
卢象升之所以要亲自来合作社看看,其实,也是因为陈吉发的军备生产能力和三里畈镇桥头的那场战役让他有些惊诧。
这位蛰居乡间的进士公子,似乎对出仕朝廷不那么感兴趣,却对流寇异常熟悉,明显经常关注天下大势,有点广积粮、高筑墙的味道。
卢象升到了江夏,武昌知府邓来鸾和江夏知县汪元兆都来作陪,大早晨就在望山门外等候。
这让刚刚到任的卢巡抚十分惊讶,他来这里后听人说起“江夏陈半县”的合作社是以苏家湾为中心,原以为知府和知县会提前去苏家湾等他,没想到,直接在城门口候着。
卢象升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二甲五十八名,中进士的时候才二十二岁,属于少年天才。邓来鸾也是天启二年进士,他们俩算是同科,感情上自然亲近些。依着官职见了礼,说话就随和起来。
“绣青兄如何在这里等着?”
“大人有所不知,陈半县如今在乡里产业众多,出了望山门就是夏口驿,夏口驿就有他的仓库码头,为府库粮仓供粮。”邓来鸾主动充当解说员,细细为同科上峰解释道,“这处位置是他家姐夫同江夏米粮行做的生意,也是他起家之处。请随在下来看。”
与邓来鸾相比,县令汪元兆就像个闲人。他来江夏后与陈吉发吃请过几次,后面商会的那位秀才吴成道总是代表合作社给他送些小玩意,逢年过节孝敬不少,他对合作社是很满意的,但并未真的研究过这会社到底做啥的,因此这次陪同上峰,也是看个热闹,全程说不出什么所以然。
卢象升由邓来鸾引着,先看了合作社与夏金元合作的粮食加工厂,以及旁边黄江海开办的粉丝厂。这两个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如今规模相当可观。
在粮食加工厂内,只见连绵不断的舢板帆船从巡司河上过来,卸下谷物,由巨大的龙门吊拉上三层楼高的贮存仓,然后散开倒入其中。
粮食顺着皮带滚轴运送到数十台巨大的水力磨坊,出来的就都是加工好的精米白面。
方才卸下谷物的船只这时候已经到了下游上货区,那些加工好的粮食又装上船,运往周边各个府县。
当然,也有大量马车在厂内进出,将粮食运往江夏的粮仓,以及各大粮店。
粉丝厂规模没有食品加工厂那么大,但更加新奇。他们使用一种类似木薯的番薯,煮熟过滤后,用淀粉汁液做成颜色有些偏黑的粉丝。
这东西爽滑嫩口,配合猪肉青菜乱炖,吃一碗齿颊留香,还可以单独做成粉丝煲、炸粉
丝等等,厂里的负责人是陈吉发的姐夫,他亲自出来接待,请各位大人每人吃了碗酸辣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