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217章 朱大典(第3页)

 陈吉发说的很快,而且这三条原则,是他借鉴了后世宗教政策中的成功经验总结的,汤若望和几位传教士短时间内还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对其中几个小的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信众信息的备案有些麻烦,事实上,教会自己也不能保证对信徒信息对全面掌握。”

 “无妨,只是备案而已。宗教的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很大,有些时候甚至会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引起现实的利益冲突。作为地方管理者,越是清晰掌握宗教活动的情况,越能针对性制定政策。这一点,请您理解。”

 “这是自然,天主教会尊重明帝国的统治,也尊重明帝国的文化传统。事实上,龙华民主教这些年来针对明帝国的情况对教内活动进行了许多改进,比方说对于女教众的劝诫,先是有其父母兄弟,再由神父当着他的父母兄弟面教导,其后由女信众互相教导;对乡村的传教,我们往往与祭祀、婚礼等等结合起来,当地的百姓十分欢迎,感觉新奇,愿意参加。”

 “嗯,这些改进很好。另外,我希望你们在传教活动中更多致力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我想,无论是否信仰上帝,属于人类的文化瑰宝都是相通的,我们能找到更多的共同点。”

 几位传教士纷纷点头附和,陈吉发该说的话已经说的清楚,这时候才想起来这里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火炮的事情。

 他记得汤若望好像也是个火炮专家,但目前来讲,这些西方传教士还不能被完全信任,斟酌了下,他最终还是没有提火炮的事情。

 毕竟在这个时间点,明帝国还是绝对的正统,陈吉发搞的这些小动作,不能放在明面上玩。

 火炮是国之重器,他还得想个稳妥的法子来做。

 换了几个自然科学的小问题与传教士们探讨,尤其当陈吉发提到伽利略的《两个世界的对话》时,汤若望大为惊诧。

 “没想到陈先生也知道这本书。要知道,伽利略大学士在前年受到审判的时候,这本书尚且只有罗马教廷和几所大学中存有抄本。如果不是利类思刚刚从意大利抵达明国,就连龙华民主教和我都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