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244章 钱谦益(第2页)

 这个人从本性上说是不坏的,只是食色性也,痴迷于外在享受而觉醒较晚。

 不过,陈吉发却觉得,就是这样的性格,才更容易被他的富民理论、实践理论所争取,成为合作社的助力。

 而话说到这个地步,钱谦益实际上已经明白了陈吉发的真实意图,合作社需要一面旗帜来打响名头,于是找到了丁忧在家的他。

 现在,唯独一点让他犹豫不决。

 “当年东林也好,复社也罢,都成了过眼云烟。如今又是小人当权,老夫怕是会害了小友。”

 “不妨事。”陈吉发笑道,“钱老与学生都是身无一官半职的闲人而已,温相就是有再多手段,又能拿白身奈何?且如今天下动乱,圣上对温相本也有所失望,暂时顾不到这些。钱老不妨积累些声望,也好为来年复起做足准备。”

 “有道理!”这句话说到了钱谦益的心坎上,“哎呀呀,江夏陈子安,难怪苏州那群士绅都在赞你为他们谋了大利,果然是风度斐然。若非你此前种种作为,老夫都要怀疑你是故意接近陷害了。”

 “哈哈,钱老风趣。学生不过是竭尽所能,于社稷尽绵薄之力罢了。钱老今日赠文一篇,已经是对小子最大的鼓励。回去后,定要装裱起来,挂在书房每日领悟才是。”

 “你呀你。来,再品一品香茶,祝小友前途远大,一展宏图!”

 由于是守孝期间,钱谦益不能饮酒作乐,两人以茶代酒,在雅间畅谈半日,这才依依惜别。

 临走,陈吉发与钱谦益约定了置办名为《虞山学刊》的期刊,专门讨论用理学经典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论述文章,由合作社出资筹备,天下才子皆可投稿,每期成样后,由钱谦益过目刊发。

 学刊每月一期,每期的最后都有一篇钱谦益的点评文章,用于对本期观点的总结

梳理,同时提供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思路,为钱谦益扬名。

 这份学刊,能够补足钱谦益在理论上的短板,提高他在士林中的名望,的确是对他本人复起有很大帮助。而合作社则通过这种方式,出现在士林之中,能通过海量的投稿,来发现和笼络优秀人才。

 所谓合作,不过是各取所需,共赢互利。

 辞别钱谦益,从常熟返回时,留在苏州城的陈吉民在庄志业的中介下,已经按照陈吉发的要求,与苏州几个重要行业的大东家都进行了磋商。

 等他到了苏州,就出钱在苏州上好的酒楼宴请这些东家们,搞了个小型的项目对接会。

 布业行会对陈吉发已经很熟悉了,尤其庄志业这两年在南京赚了大钱,如今已经是布业老大,因此对陈吉发的新项目,包括特种纺织品,帆布、机织麻布等,都是趋之若鹜的。

 其他行业则难免有些将信将疑,但这些人当中,对陈吉发到来最为激动地,还要数苏州铁业行会。

 苏州铁业主要集中在吴县和长洲县。

 这两个县,士绅扎堆,出了不少进士。

 比方说长洲县的陈仁锡,如今是北京国子监司业,因病养在家,已经两年时间。

 还有长洲徐汧,为詹事府右庶子。

 长洲的周大启,是陈吉发同科进士,如今在黄州当推官,周之茂向他推荐过,只是还未去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