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义师勤王(四)(第3页)
“还是去偷营吗?”队官聂宗贵尝到了滁州之战的甜头,笑嘻嘻问道。
“刚才公子才说了,不能轻视建奴。”
“嗐!有区别吗?火箭弹下,都是炮灰。”
“好了,不要讨论不相干的事情。”陈吉发制止了队官们之间的互相打趣,“直隶地区不比江南,我们经营时间短,基础薄弱。直隶是大平原,没有山野林地作为掩护,清国的游骑比流寇多,实力更强,摸营的可能性非常的小。我们的力量还非常薄弱,没可能与清国的部队正面对抗,所以,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疏散士民,尽量降低敌军的入寇收益。”
“公子,您为何如此笃定建奴如何行动?”
“这是清国自努尔哈赤时代就遵从的既定国策,以反复入侵削弱大明国力,强壮清国本身。建州女真本部总人口不过三十万人,约十万成年男丁,这点人口,与大明硬碰硬肯定会伤及筋骨。建州女真不止大明一个敌人,还有朝鲜、漠西蒙古,北面还有罗刹人。他们必须坚持保存实力、反复削弱大明的国策,才能保持部落强盛,与大明争霸。”
“那我们为什么要到直隶来做这些事情呢?明清争霸,不是正好有利于合作社发展吗?”
说话的是个叫郝岩泽的队官,他是河南逃难的佃农出身,父亲因为欠税被当地恶绅打死了,他带着家人逃难,又在半路被镇乱的兵丁劫杀,失了母亲和弟弟。从进入镖会起,他就对朝廷表现出极端的敌意,在夜校学习后,他不明着说些胡话了,却还是偶尔会发表诸如“朝廷的事不关我的事”之类的言论。
但这个人其实是个很好的人,个子高高大大的,平常很有同情心,也很讲义气,训练作战都非常照顾同袍。其实,越是这种老实人、好心人,在面对亏待和仇恨的时候越不能释怀。陈吉发也从未怪过他们,只是耐心的同他们讲道理。
“这里都是自己人,你们也都读过夜校,学过一些道理,我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提一句,不管哪里的百姓,都是咱们的同袍,不管朝廷如何,我们都是华夏子孙。清国和大明的恩怨,不仅仅是两个皇帝之间的事情,还涉及到华夏子孙同女真人之间的事情,是不同文、不同种的两个族群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往小了说,会决定你将来的孩子如何生活,是做满人的马奴,还是直起身做个汉人的百姓;往大了说,会决定这片土地的成色,是人人说着满语,披着兽皮,剃着金钱鼠尾的辫子,还是继承父母发髻,堂皇汉服。你说说,清国同大明的战争,真的与你无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