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义师勤王(十一)(第3页)
账本整齐美观,字迹清晰,比县衙户房的账册还要精细。
马玉清有些意外的看了眼年轻的池玉成,将账本还给他。
“若是驱散难民,你们要少不少收益。”
“确实,所以难以定夺。”
马玉清坐了下来,用手敲着桌子,脑子里盘算着得失。
旁边的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有几个用眼神交流,那长随看在眼里,有些狐疑。
马玉清沉默了半晌,突然又开口问道:“你们方才说的工事,是什么意思?”
工事这个词,在古代只有土木建筑的意思,到近代才引申为军事工事。
几个队官你看我,我看你,不敢出来解释。
池玉成脑子快,笑着接口:
“就是做些土窝、栅栏之类,让难民过得好一点。”
“不用做了,码头的难民必须驱散。”马玉清做出决策,几个年轻脸色立刻就不好了,不过,县令并未发觉,继续说道:“本官会动员本地乡绅,尽可能的在县内寻空地、空房安置难民。你们既然赚了这份银子,也出把力气,让难民到青县东面去暂时安置,等朝廷的官船通过了,再恢复运输。”
几个年轻人都松了口气,明显高兴起来。
“大人义举,可称贤明也!”
“无非为了百姓罢了。”马玉清心中叹气,“背井离乡的,都不容易。本官既为民父母,当恤民疾苦。你们也不错,虽为逐利,但事情做得很好。”
说完这些,县令又拉着池玉成交代了些事情,让长随与他对接这件事,要求务必在三日内完成迁移工作,将港口让出来,等漕运总督府的船先走。
“没想到当官的居然也有好的。”
身后,聂宗贵阴阳怪气的调侃,郝岩泽默不作声。
何立秋上前拍了拍郝岩泽的肩膀道:
“看问题要理性,很多事情不一定非要用极端的手段解决。公子给咱们取名合作社,就是要多合作,合作共赢。不管是官还是民,只要能合作,就能用起来。”
“行了,我知道了。”郝岩泽扭头走出棚子,“我去看看还有没有新来的难民。”
“嘿,这小子!”
“他呀,有心结。”
“行了,别说他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郝队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也走了。”
“散了散了,让池玉成操心去。”
何立秋也离开了这里,带着自己的骑兵返回负责的区域。
路过难民营地的时候,他看见了个年轻的母亲正站在树下来回走着,怀里哄着哇哇大哭的孩子。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你家男人呢?”
那女人见个兵丁模样的人同她搭话,立刻吓了一跳,抱着孩子匆匆跑了,让何立秋的惆怅和关心献给了寂寞。
身后的兵丁都嘻嘻哈哈笑话他。
哎呀,毕竟不是江夏,这小娘皮可真是胆小。
不过,等她去了江南就好了,迟早会变得和他老婆那样泼辣。
嗯,泼辣的女人才够劲,他嘿嘿笑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