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308章 义师勤王(二十七)(第2页)

 这帮人正是崇祯七年在口外意图打劫陈吉发的兵痞,为首者正是张北前千户所李国栋,因为崇祯七年、九年东虏入寇时有功,刚刚升任千户。

 “怕个甚,那文官不见得认得出咱们。”

 “你懂个屁,王总兵都被莫名干掉了,真认出你来,还能让你有机会说话?”

 李国栋也陷入沉思,这次雷霆出击整治王朴,对于边镇许多官军来说,都是极具震撼的事情。

 毕竟,由于长期疏于管理,边军官兵参与走私获利,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法不责众的事情了。

 如今,王朴出事,虽然上面也出了告示,说是既往不咎,以观后效,但这些参与过走私的兵痞子们,都心里没底。

 “某家在山海关有些关系。”李国栋缓缓道,“总兵官吴襄用粮草在关外换马,他手下有个跑张家口的副将算是熟识。你们若是愿意,咱们去投奔他?”

 手下的亲信都沉默了,唯独李刀奴大力支持。

 “好,惹不起咱们躲得起。”

 有人小声表达意见:

 “卢中丞到任后日子刚刚有些起色,这就要走了?”

 “万一事发,又何谈起色?”

 众人议论纷纷,李国栋拍了拍手,示意安静。

 “这件事不强求,你们赌不会有事的就自己留下,愿意走的,跟某家投靠吴总兵。想清楚了报个名字,某家一起去办调令。”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各有打算。

 像这样的小团体、小山头其实挺多。有的愿意相信安民告示留下来继续在宣府、大同当兵,有的手脚不干净,又不敢留下的,就跑到其他边镇,甚至还有直接往草原跑,去投靠大清的。

 卢象升接到奏报之后,处罚了几个意图叛逃大清的军官,但对于那些叛逃到其他边镇的官军,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

 最终,通过裁汰老弱,大同镇共得精锐二千六百。

 旬月,朝廷下旨,令曹文诏移驻大同。

 曹文诏本来就是大同人,又当过大同总兵,对情况比较熟悉。

 本来,他应该在崇祯七年八月死于流寇伏击,但因为陈吉发通过卢象升的幕僚许德士递话,提前防范,并未落入圈套。

 这次到了大同,他先去向卢象升和许德士道谢,承诺一定会全力配合整顿军备,发展屯田,修复边防措施等等。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陈吉发于十月返回大名,与从北京返回的苏云生、赵坤兴汇合。

 简单处理工作之后,他将苏云生和赵坤兴留在大名府处理这边的工作,自己则向知府高凤翔告假,准备返回江夏。

 这个时间,天气已经转凉,大别山里,贾二打理了两个月的五十亩烟叶,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望着满地青黄色的烟叶田,贾二心中充满了干劲,天没亮就下田劳作,到星星出来才舍得回宿舍,整个白天,就喝几口井水,就着玉米面馍馍。

 忙了整整十天,累的腰都直不起来,总算将五十亩地的烟叶都收完了。

 隔壁田里早他一年来的老农笑话他,说他白遭些罪,不如花几钱银子请几个短工帮忙。

 可贾二是断不会胡乱花钱的,他要攒着,往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来了两个月,贾二白天劳作,晚上还要上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