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314章 义师勤王(三十三)

 第314章 义师勤王(三十三)

 接替张文秀指挥前锋的,是张献忠的另一位义子张能奇(艾能奇)。

 他作战素以勇猛着称,此前的几次交手,他并未能与武昌兵打交道,但张文秀的死让他犯了嘀咕,变得谨慎了许多。

 第一拨人都是炮灰,衣衫褴褛,手中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防守方阵后有二十门炮,第一轮十门齐射,瞬间将流寇的进攻势头打断,那些毫无士气可言的流民瞬间崩溃,往后乱跑。

 八大王张献忠此时正亲临战阵,观察着远处单薄的阵线。

 与普通明军相比,这些“武昌兵”赖于奇器之巧,总是结硬寨、打呆仗,让他轻蔑的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好对付。

 他不太清楚敌人如何能对大军行动了如指掌的,但既然到了这里,断没有简简单单就返回的道理。

 而且,眼前的这些人显然目的就是阻断自己,不会对他进行追击,钓鱼战术恐怕也不会奏效。

 想清楚这些,他又挥手,下令将溃散的流民重新集合起来,再次进攻。

 这次,流寇阵中的几门火炮也开始发威,轰塌了两块土墙。

 山脊上,胡忠义与董兴龙找了半天,始终没能找到有效的射击角度。

 “奶奶的,学精了,躲在人堆里。”

 “主要是他们队伍太大,距离太远了。而且旗号繁多,认不清谁是谁。”

 “到阵后去,留着子弹对付冲阵的猛将。”

 张献忠并不清楚因为流民队伍过于庞大,他刚刚躲过了一次狙击。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狙击枪,在正面战场上作用有限,主要用于偷袭和点杀突前的重要目标。

 陈吉发此前并未指望能杀伤大将,胡忠义能狙到张文秀,已经是意外走运了。

 流寇很快就发动了第二次进攻。

 这次,流民之中还混杂了一些别的旗号,比如说之前同谭青云他们交过手的革里眼、左金王、乱世王等。

 这些匪首将本部兵马藏于后阵,驱赶着杂兵和流民往前冲。

 贾二听到后阵的火炮再次开始轰鸣,紧接着,前方传来流寇的惨叫。

 不过,这次他们没有立刻崩溃,由于压阵的杂兵弹压,这群人稀稀拉拉冲到了第一层土墙前。

 前面的黑甲兵吹响了哨子,当先跳了出去。

 贾二就像是青县之战那样,也跟着冲了出去,就看到前面的黑甲兵手起刀落,已经砍掉了一个脑袋。

 贾二将手中的长枪胡乱往前戳,那些流民都不知道闪躲,直愣愣的就撞了上来,然后大声的哭嚎。

 贾二没工夫管他们,招呼身后的人往前,与那黑甲兵站在一起。

 壮丁们就以小队为单位,以黑甲兵为前锋形成一个个的冲锋队,几乎是一个照面就把对面的流民杀散了。

 流民稀里哗啦往后跑,那些杂兵还沿途扔了很多金银细软。

 有些壮丁往前跑去捡,但大部分人都被黑甲兵约束,退回了土墙后面。

 贾二手下有个瘦猴也想去捡,被贾二提了回来,当时还有些恼怒,但很快就庆幸起来。

 因为流寇见官兵只有少数人出来追,也就不跑了,突然回头射箭,将那些擅自去捡钱的家伙射死大半。

 金币战术是流寇总结出来对付官军的好手段。

 明末官军很多都没有军饷,战场上的缴获是他们打仗的主要收入,因此当流寇扔下大量金银的时候,往往能让官军阵型溃散。

 历史上很多明朝将领都吃过这种亏,但合作社的镖师月银充足,纪律严明,并不会上这个当。

 很快,流寇准备第三次冲阵,这次,他们不仅在后阵放了杂兵,还有好些个着甲的壮汉。

 另外一边,还有大队的马队在准备。

 贾二清楚这个套路,他们会让流民和杂兵吸引火力,等他们出击,就会有甲士来冲阵,只要防守阵型稍微混乱,对面的骑兵就会突击,将混乱变成溃败。

 青县之战的时候,清军也是用的这个战术,只是那时候战场修了好几天,非常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