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363章 乱臣贼子(十一)

历史上,在崇祯十一年到十二年的这次清军入关之后,明朝廷便逐渐失去了对地方军阀的控制。

 此后的几年,朝廷部队因为拥兵自重、消极避战,不仅对清军屡战屡败,而且对农民军也开始出现大规模失败。

 陈吉发知道这两年就是明帝国病入膏肓的两年,因此也就不想再隐藏实力,限制发展速度。

 如今明朝廷西边有李自成、张献忠,南边有土司作乱,北面有蒙古满清,他就算在湖广、山东作乱,只要不扯旗造反,名义上听从明廷调遣,想必就算崇祯皇帝再昏庸,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对他动手。

 经过三年的蛰伏发展,陈吉发已然完成了大明忠臣到乱臣贼子的转变。

 现在,就算吴直看出了端倪,但面对帐内整肃的军将,也只能先稳住再说。

 “方才胶州营的军备,咱家都看过了,显是不错。如今东虏正在由房县南下,侵攻保定。朝廷大军如今已经收复通州,正在追击。原本胶州营是要同登州营会师再北上天津。不过,现在大军既已入济南,便没有回头的必要了。下步如何走,大家议一议。”

 吴直这句话,便是默认了胶州营的独立行动。

 而且,有了监军太监,独立行动也就有了合理的基础。

 下步的行动,本来陈吉发已经提前同队官们开过会,有了定论。

 如今吴直又提起这件事,王国禄便上前,将之前的计划讲了。

 “回禀督公,我部计划东进霸县,侧击清军。”

 吴直来到地图前,在济南和霸县之间画了条线,皱起眉头,又回身看了一眼陈吉发的方向。

 “那位将校,如何称呼?”

 陈吉发听见吴直点自己,于是出列抱拳。

 “属下姓陈,不过军中小校。”

 “你来说说,为什么是去霸县?为何不北上畿辅,先与勤王大军汇合?”

 “听闻勤王大军如今是刘首辅督师,高公公监军。属下觉得,王指挥只是单纯觉得两位大人不知兵罢了。”

 吴直笑了,又点名王国禄。

 “王指挥是这样认为的吗?”

 王国禄一头的汗,心想,陈公子你这是害我。

 不过嘴上却不慢,连忙跪下道:

 “哪敢妄议刘阁老与高督公,属下是觉得,咱们胶州营兵强马壮,不必害怕清军,不如好好打一场。”

 “清军主力有两个满旗、三个蒙旗和三个汉旗,算上辅兵民壮,总兵力大约有八万余人。京畿王师如今不足四万,兵力薄弱,只能衔尾追击,不敢贸然野战。如此情况,胶州营不过五千兵马,如何敢正面与敌浪战?”

 “清军主力虽然多,但他们要防范四面八方的明军援兵,还要散开部队四处劫掠,不可能全部猬集一处。我们虽然只有五千人,但是精锐善战,能够集中单点突破。此战,胶州营的主要目标,不是要击溃敌军主力,而是通过奔袭骚扰,最大限度杀伤满蒙旗人的有生力量,迟滞破坏对方的抢劫行动。总的来讲,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