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378章 乱臣贼子(二十六)

先前,陈吉发一心只想终结流寇之乱,却没想到这一层。

如今,朝廷已经成了他最大的阻力,与流寇、清军等各方在棋盘上势均力敌,再想要像过去那样浑水摸鱼,趁机占好处,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调整好心情,陈吉发也便不再客气。

“大人教训的是。但学生如今已经到了襄阳,大军劳苦,总得有些补偿。更何况,张献忠本就不是学生的对手,若非您干预,这仗已经打完了。”

“无论你如何想,朝廷那边就按照这个口径报。若是你有意见,本官便封杀你在江南的商路。”

这招的确是釜底抽薪。南京、苏州方面还没有做好硬抗官府的准备,还需要一些时间。

“口径方面自是以大人为准,但学生不能平白受这个委屈。您若是一味偏袒,学生也不介意直接攻打襄阳。就城外那些杂兵,想必不是学生对手。”

“放肆!你真当本官不敢扣下你不成?!”

“扣下学生自然容易,但学生的兵马如今散落湖广。若学生死了,到时候群龙无首,还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乱子,恐怕于大人不利。”

双方剑拔弩张,不过最终还是熊文灿先泄了气。毕竟,如今张献忠起兵与陈吉发火拼,事实就在眼前,他得让陈吉发吃这个亏,就必须有所让步。

“说吧,有什么条件?”

“房县、谷城两地的流寇招安屯驻由学生来主持,为期三个月。若大人同意,四月份之前,学生从襄阳撤军,绝不拖延。”

陈吉发这样干是有私心的。他在军事上并不畏惧流寇或者湖广驻军,但在政治上缺少整合各方势力的借口。现在,熊文灿因为招抚政策的立场,急于让张献忠、罗汝才重新安稳下来,在湖广方面,只有陈吉发有这个能力做到。因此,他仿照当年郑芝龙对付刘香的手段,要求熊文灿给他大义的名分,从而名正言顺的收编张献忠、罗汝才的人马。

熊文灿做了多年的封疆大吏,有郑芝龙的招安经验在前,如何能不知道这小子心里所想?不过,事到如今,他既然已经扶持了“海龙王”郑芝龙出来,也不忌惮再扶持个“湖广王”陈吉发。

“好,本官答应你的条件。只要你不攻略州府县城,襄阳的士绅、商民你尽管调用。”

有了熊文灿的保障,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

从山路出来的流寇在房县、谷城两地被大量拦截,按照流哨编制方式,与其他其他地区迁移过来的流民打散编组,安居屯田。流寇中的老营兵和小头目,但凡发现,全部押送到大冶矿区做苦力,待劳动改造合格后再进行安置。

等张献忠、罗汝才带着亲信人马好不容易钻出大山时,才听说山下的变故,此时跟在他们身边的老营兵马已经十不存一。这时候,道衍和尚再度来访,作为调停方,邀约会商谈判。

张献忠自然怒不可遏,但事到如今,却是不能不谈了。徐以显建议他稍安勿躁,留下根本,静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