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乱臣贼子(三十三)(第2页)
郝岩泽永远是最先响应的那个,陈吉发话音才落,他便迫不及待高喊口号:
“誓言杀贼,不灭不休!”
“杀贼!杀贼!”
在几位高级军官的带动下,会场的气氛瞬间热烈起来。陈吉发也抽出佩剑,高举过头顶,大声呼应:
“守护故土,誓言杀贼!”
“杀贼!杀贼!”
“诸君,回去连夜部署,明日卯时三刻发动总攻!”
近卫军这边的动静自然不能瞒过战场上的其他两方。
张云汉连夜将勤王义军坚持与清军作战的情况送回京城,同时密报驻守在廊坊的高起潜,称陈贼已难控制,恐祸乱京畿。
高起潜派了个商人到张云汉营中,这人长期做辽东的生意,与皇太极有过交集,从前就是辽东驻军与满清之间沟通信息的使者。
使者连夜进了清军营地,以弃守宁远为条件,同岳托达成了合作,准备第二日决战时,共同对付近卫军和京畿义军。
陈吉发在官军中也有线报,未时三刻接到消息,说是官军竟然同清军合营列阵,心中恼恨的同时,却也觉得对方是给他送了个把柄。
崇祯皇帝本人内在性格是非常懦弱的,经受不起军事行动的压力,表现出来就是急躁多疑。因此,当他得知江夏义军居然潜行到京畿附近,还占了天津,击溃清军主力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害怕这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威胁他的皇位。
大明帝国已经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在对付清军、流寇的同时,再来处置这支来自江南的义军,只能捏着鼻子默认了他们在京畿的行动。
与此同时,陈吉发捐赠给南京的铠甲让皇帝有了某种错觉,认为只要先稳住局势,囤积实力,就能徐徐图之。
但牛家庄的战况让他这种想法落了空。
显然,只要让江夏义军赢得这场足以影响明清局势的决战,皇帝和朝廷的权威将会彻底破产。
到时候陈吉发只需要顺势向朝廷讨要封赏,便能永久获得湖广等地的经营权,这样一来,朝廷将更加被动,徐徐图之也许就变成了慢性自杀。
因此,崇祯皇帝在寝殿枯坐一个时辰,最终默认了高起潜的行动,并未阻止官军配合清军对近卫军和义军的联合围剿。
决战日的清晨,薄雾晨曦之中,双方列好阵势。
总数量十万人以上的决战,场面蔚为壮观。
线宽达八公里,肉眼难及边界,远远望去,乌泱泱全是滚滚烟尘和猎猎旗帜。
陈吉发站在望楼上,用望远镜粗略观察了下战场,发现明军和清军之间并没有做到完全的信任,相互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大约距离有两公里的样子。
这样,正面战场实际上与侧翼有些脱节。
清军居于敌军右翼,处于更加容易机动,也更容易逃跑的位置。
而更加笨重的明军龟缩在中军和左翼,左翼临河,因此机动空间较小,也不容易被迂回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