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387章 宰执天下(一)

自牛家庄之战后,京城内便乱成一锅粥。


 王公贵族都在传言,“湖广王”陈吉发可能会直接杀入京城,改朝换代。


 尽管这个说法并未得到陈吉发本人的任何回应,合作社麾下的那些报纸、刊物也都没有任何表示,但却有不少王公贵族开始采取行动,准备“从龙”。


 刚刚进驻通州,便有京城各大门阀递上拜帖,想要投献,争取一个宽大处理,以求保留原来的爵位待遇。


 还有些太监也跑了出来,有个叫做杜勋的小太监甚至跑来说,他可以帮忙打开北京城门。


 崇祯皇帝也听到了这些传闻,愤怒的在乾清宫砸东西。


 兵部尚书杨嗣昌揣测皇上的意图,建议将洪承畴的兵马调入京城加强防守,拖到陈吉发退兵。


 皇帝愤怒过后,也明白这是如今唯一的办法,于是八百里加急,请洪承畴调兵入京。


 可陕西路途遥远,而且李自成还在陕西活动,能够抽调的兵力并不算充裕。


 算上卢象升下狱后宣大剩余的兵马,一个月内洪承畴能带入京城的部队不超过五万之数,对付近卫军其实很勉强。


 陈吉发到了通州,特意停留了两天,专门接待城里偷跑出来献殷勤的勋贵、官员和太监。


 这些人当中有的是真心要投降的,有些只是两头押注,还有些是皇帝的探子。


 不过,陈吉发作为穿越者,有历史资料作为对比,知道哪些人是真的软脚虾,哪些人是忠于皇帝的。


 他表面上对所有人都以礼相待,并不轻易驳斥对方的条件,实际上却在评估这些人的价值,选择下步行动的盟友。


 到第四天的时候,京城内搥下一个人,到了通州,自称是定国公府的使臣。


 陈吉发得了这个消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


 历史上,徐达的后人分为两支,北京是定国公世系,南京是魏国公世系。


 这两支后代,分别代表了北京和南京的勋贵顶流。


 历史上,这两家国公府都投降了敌人,并未与恩养他们三百年的老朱家同生共死。


 他们的投降也代表着勋贵集团的妥协,陈吉发等了这么多天,就是在等徐家表态。


 定国公府的条件很多,主要就是保留爵位,世袭罔替,俸禄不减。


 陈吉发全部答应了下来,只砍掉了一些细枝末节的条款,比如说一些商铺、地契什么的,那使者十分满意,悄悄回去复命。


 次日一早,陈吉发从通州发兵,率领五万大军兵临城下。


 崇祯皇帝听闻此事,派出贴身太监王承恩提督京营,想要依托北京坚城死守。


 可王承恩还没到京营,便听说各家勋贵召回了子弟,京营现在能用的人,一万都不到,上了城墙,几仗远看不到一个兵。


 再征壮丁,更是离谱,各家各户大门紧闭,根本就没人理会那些苦哈哈的差役,顺天府尹本人都不去上值,整个北京城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就连崇祯皇帝的心腹宠臣杨嗣昌、薛国观,如今也怂在家里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