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臆想(第2页)
诸天之上,天地之外,甚至是万古长河,白惜墨相信大道无常,总有一天没落的玄门终将复兴。而复兴的关键,带领玄门将来能辉煌天地,重现巅峰的,应该就是在风尘身上。
想到这些,白惜墨感到一丝释然:“此地并不寂寞,也并非有意困乏。我白惜墨为求机缘无意到此,想来这也是另一番机缘。此乃尘儿的机缘,也是小羽的机缘。既然如此,与其惶恐担忧,不如放下心来安于己道。即使尘儿眼下似有危机,凭他的造化,想来这命途二字难以度量。”
白惜墨忽然间变得洒脱起来,观幻象推衍,他想不明白的也不再深究。能知道其中有些关键,白惜墨眼下已经心满意足。剩下的所有事情,都寄托在风尘身上。他何时来到此地,想必这神秘的古洞才会真正开始一切的推衍。至于尘儿能领悟多少,旁人无法参与也不必参与。造化者尽在己身,有言传身教却不能代替为之。总之,风尘此刻在瑶池如何,在白惜墨眼中,化解一切或是达成一切,最后也只是世间问题。哪怕那恶灵此刻凶险,也必然不会有何危机,最多不过多些历练。
“看来那恶灵现身瑶池,不仅对瑶儿一脉算是劫难,更对尘儿此番也是历练。既如此......嗯?恶灵......”白惜墨忽然一愣,他想到了恶灵的身份,又想到了其出身之高,哪怕在遥远的时空中也是镇压诸天的人物。这样的身份被困在苍玄令中,又现身于瑶池,再加上先前两道遁走之能,一部通天箓一道不知名的游光,这其中难道没有任何牵连?
“此地是否洞悉人心之奥秘,抑或恶灵真身被禁锢于此?通天箓何以能召回,而游光的出现又将引发何种变局?”白惜墨自语,其思维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潮。此刻,他身形轻盈,缓缓跃出水面。自明了前因后果,便不再纠结,决定静待风尘的到来,而非继续探求。真正的机缘在于风尘,他白惜墨不过是先行者。与其徒劳无功,不如静候风尘的到来。
然而,当恶灵之事浮现心头,白惜墨意识到,这一切的关联可能早在风尘于大漠祭拜时便已被有心人暗中策划。既然存在这种可能性,其他的可能性亦顺理成章。此地玄门的出现并非偶然,瑶池仙境的秘密亦非密不透风。至少,仙妃阿离当初的叛逃,其带走的秘密无人知晓。因此,大漠中许亦的介入,以及雷鸣山的连环计谋,或许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即便是恶灵之身,此刻亦可能与风尘一样,成为他人算计中的一环。未来的道路,以及可能的选择,似乎早已被人预设。
面对如此手段和布局,白惜墨愈发感到恐惧。他回想起其父苍云大帝,玄门绝顶之能,即便在甲子之战中亦未曾出手,三年前风家大劫亦未现身。据其父所言,他若不出手,他人亦不敢轻举妄动。尽管白乾一未明言,但其坚定与谨慎的态度表明,背后之人无疑对整个玄门构成威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风尘道成之后,即便处于算计之中,以其身份,或许能做出颠覆性的行动。
鉴于此,白惜墨逐渐理解其父白乾一多年不出的原因。修炼己道不过是借口,真正的根源在于彼此牵制的最高手段。在玄门中,白乾一出手无疑是最强的。若背后亦有如白乾一这般人物,他们彼此不动,实则是在保护彼此。否则,一旦双方交手,不论胜负如何,即便是白惜墨这等高手,也难以抵挡双方的杀伐。因此,白乾一始终未动,另一方亦未现身,只有这样,双方才保有无限的可能性。
若双方交锋,即便是决战,死伤暂且不论,背后的势力究竟有多深,谁能保证彻底铲除?大多数玄门者,无论是正邪两道,均不知背后之事。然而,从风尘的遭遇来看,白惜墨确信,至少妖王许亦等应与暗中的算计有所接触,甚至可能达成了某种共识。否则,风尘此次出山,一路上的环环相扣,单凭算计是不够的。若不知晓许多隐秘,所谓的布局便难以涵盖所有可能性。计谋若不成,风尘的行踪又怎能按部就班?甚至瑶池中潜伏的恶灵亦被纳入此布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