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大哥进场(第2页)

 逐州这边吃面食的种类不是很多,但是庆婶子在木香的指导下,经过几天尝试,还是基本弄出了简易版的方便面。

 手工拉的鸡蛋面,先上锅蒸熟,再盘成一个个圆形面饼,放进老爹亲手搭建的土炉子里用碳火慢慢烘干水分。

 至于作料,那就更简单了,将各色蔬菜和肉切成小丁,下水加调味料煮熟,再同样用炉子烘干,脱水菜蔬包就成了。再加上庆婶子精心熬制的两种肉酱,也用小瓶子装上,食用的时候将酱料往面里一加,那滋味,不输现代某师傅。

 为了不让大哥吃腻,所以前两天木香准备为大哥备上常见的熟食,弄些冰块垫着,两天之内吃完,不会变质。第三天开始再用方便食品,还准备了一些不易变质的酥饼点心,可以当成宵夜或早点。

 “大哥,贡院能不能带个小火炉进去啊?”木香跑到木清那边询问。

 “小火炉,好像没说不可以,不过现在天气炎热,带火炉干什么?”木清回想了一下山长交待的相关事项,好像没说不能带。

 那是因为木香突然想起,要是考场不提供热水,那家里千辛万苦准备的方便面不是白搭。干嚼的话,都是熟的肯定能吃,但自然不那么好吃噻。

 “行了,能带就行。”木香匆匆忙忙又跑走了,准备找老爹研究小炉子。

 鼓捣了一整天,终于弄了个微型的小火炉,又让铁匠铺那边配了一个带盖子的小铁锅。又将家里的银丝碳截成小块,弄了几条浸过油脂的草艾用来引火。

 这样,还能带点米,熬成白粥,配上脱水蔬菜和肉酱,操作简单,味道还挺好。嗯,方便面、白粥,点心,还有前两天的熟食,这样吃食上的准备就基本周全了。

 时间到了八月初一,距离考试只有五天了。因为京都柳家一直没有回信,木清心中难免有些焦急。在院子里徘徊,正想要不要到书院问问,就听见杨管家疾跑进来的动静。

 “大少爷,来信了,”杨管家跑得有点气喘吁吁,“京都来信了!”

 木清接过信,迫不及待的打开,遒劲有力的笔迹,简单讲了柳家同意婚事,并将下聘和成亲的日子都一并请玉皇寺的青木大师算好了,让杨木清乡试后择期上京。

 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木清脸上带上喜色,“杨叔,爹娘回来了吗?”

 “在呢,在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