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行情非常好(第3页)
方言她还能靠着只言片语,猜测出来个大概意思,而这是完全听不懂。
但崔娴可不会轻易放弃,拿着一颗西红柿,又指了指一个小铃铛。对方秒懂,点了点头,分别伸出左右手的食指。
这下崔娴也明白了,就是一个换一个的意思。也是连连点头。十个西红柿,换了十个铜铃铛。首战告捷,崔娴信心满满。推着自己的三轮车,把要售卖的东西都展示出来。
很快就有顾客上门,但她不会说蒙古话,对方也不认识汉字,俩人比划好久之后,才针对价格达成共识。敞口坛子里,装了一百个鸡蛋,连坛子都拿走,是15元一坛,这个价格可是比在定疆县翻了一倍了。
崔娴诧异于这么高的价格,对方竟然毫不犹豫就掏钱买了。有这么一个成功案例,再与其他围观顾客交易,就顺利许多。
这些东西,在这应该是紧俏的玩意。崔娴清空鸡蛋存货,一共卖掉了11坛,收入165元。
鸡的销路也很好,1只鸡卖3元,共销售出去146只鸡,收入438元。
这里的价格是真不错,崔娴想把猪也给卖了。只不过她连比划带写、画的在周围问了一圈,才知道这些牧民基本上都不吃猪肉的,那就取消了这个打算。
转了一圈下来,崔娴也基本有底了。
相比较那个量大的存货来说,鸡蛋、鸡等不过就是毛毛雨。崔娴转到郊外稍远没人的地方,开始上大件货物。
三轮车上,绑了4个小号水缸。一个水缸里能装100斤盐,崔娴装的都冒尖儿了。这些盐巴的分量,要比鸡蛋等重的多。
骑着回去集市,消耗了不少体力。不过这次,可都没等她停稳车子,她雪白的盐巴引起了不小的动静,牧民对它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