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准备工作(第3页)
果然,听到这话,宋坤立马就不乐意了。他可是吐个吐沫就是钉的主儿,哪能说话不算数呢。拿起来工具,问崔娴他要干什么。
崔娴指挥他,在窑洞最内侧,挖了一圈小水沟,在外面挖了一个大水坑,埋了个特制的水缸。
水缸底有个碗口大的洞,刚好通过该排水陶管。排水陶管,与窑洞里面的水沟相连,将来要给窑洞加水的时候,只需要把缸底排水管的堵头拿走,往缸里一次性倒一缸水就可以了。将来要‘洇窑’的时候,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
崔娴看了一圈,确定没什么问题,注意力又转到窑顶上。接下来,要把窑顶加固、密封好,省的烧到最后功亏一篑。
“这次烧制的东西,要求挺严苛吧。”宋坤见崔娴蹙着眉头,一脸严肃的样子。
之前这破窑,能把水缸
烧制的那么好,而崔娴还不满足于此。宋坤猜测,这次她要烧制的东西,肯定很有难度。
所以才不惜耗费大力气,进行修整、改动烧窑呢。
崔娴点头,最主要是对温度和烧窑密封性要求很高。
“这个窑年代太久远了,不像是现在的工厂,只要是燃烧供能的,要想温度高,烟囱都是越高越好。”宋坤也跟着思索。
要想温度高,最好是把烟囱搭的更高一些。
崔娴恍然大悟般,说了一声对呀。她只想着,把窑洞顶密封做好,没想到这一点。宋坤不但是能出力气,脑袋还能想出来好点子呢。
见她眼底闪出来的光亮,以及对他的道谢,宋坤有些不好意思。这都是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算不得什么大智慧。
崔娴没工夫搭理他的谦虚,经过认真的思考,以及整合头脑中青砖烧制的资料等,知道一个窑想烧出来好品质的东西,主要是炉温能上去并保持好。
要提高窑洞内的温度,充足的燃料必不可少。但想窑本体保温效果好,高烟囱必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