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机会难得,先到先得(第2页)

 

上回卖了草药,李天明现在还有两千多的积蓄,拿多少,要看乡亲们的积极性有多高。

 

“不过,话得说明白了,这果树种下去,没个三年五载的看不见收成。”

 

桃树的结果期需要三到五年,梨树是五到七年。

 

在这期间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各家各户回去以后商量商量,这事谈下来了,能不能做,还得看大家伙的意见。”

 

李学庆说完,便示意散会。

 

众人一路议论着回家了。

 

“他爹,你看这事咱家拿不拿钱?”

 

女人拿不了主意,只能问男人。

 

“三年五年,这也忒长了点儿,再说了,这么长时间,谁知道政策咋变?”

 

农民是真的被变来变去的政策给弄怕了。

 

一开始是分田到户,后来又成立互助组,再由互助组变成了生产队,土地又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了。

 

现在果树种下去,万一过个一两年,果树又归国家了。

 

投进去的钱,不是全都打水漂了。

 

“你别光问我,你也琢磨琢磨。”

 

“我一个女人能有啥主意?我就是觉着,天明做事有根底,听他的不会错,再说了,咱家的钱不也是天明给找的路子,卖鱼分下的。”

 

见男人不说话,女人又接着说道。

 

“这果树,我估摸着也和养猪场,养鸡场一样,都归集体,甭管政策咋变,集体总没错吧!”

 

男人听着,感觉这话说得在理。

 

“那……咱就拿钱。”

“你是当家的,你说了算,别又像上回那样,事后再后悔。”

 

上回村里要办养殖场,他们两口子商量了一宿,最后还是没舍得投钱。

 

现如今看着养殖场干得红红火火,只剩下眼热的份。

 

错过了一次,哪能再错一次。

 

三五年咋了?

 

只要到时候结了果,卖了钱,好日子不就来了嘛。

 

李天明的新房摆在那里,村里人有事没事的就过去看看。

 

一砖到顶的砖瓦房,谁看了不眼红。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在讨论着同一件事。

 

有的下决心,准备跟着李天明干,有的还是忍不住怀疑,在是否投钱这件事上犹豫不决。

 

可李学庆却不给乡亲们再看看的机会。

 

转天就在广播里宣布,愿意拿钱出来一起干的,天黑之前把钱送到村支部,找会计马长山登记。

 

机会难得,先到先得,过时不候!

 

已经打定主意要参与的村民,听到广播连早饭都顾不上吃,便急三火四的到了村支部登记。

 

30、50,有的人胆大,直接拍下了100块钱。

 

像李天明的三叔和四叔,自然是对大侄子无条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