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计划外物资(第2页)

 

这话如果是别人说的,牛广志肯定要嘲讽回去,可那1000只活鸡还没到手,也只能忍着了。

 

不过,听李天明的意思,他这是想做台式电风扇。

 

还真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他就算是不懂技术,可电风扇这种家用电器,能是一般人玩得转的?

 

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难题,上海那边的华生电器制造厂也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攻关成功。

 

“李老弟,你这……想法是好的,可家用电器是工业科技,和种地不一样,不是下力气就能有收成。”

 

牛广志尽量说得委婉,没明说李天明是异想天开,已经算是很客气了。

 

李天明当然明白,只不过他可不是异想天开。

 

之所以得知牛广志是电机厂的人,就想到了台式电风扇,还是因为,他上辈子真干过这个。

 

在别人眼里,李天明是个踏实的,可骨子里,他却并不安分。

 

上辈子包工程赚了一些钱以后,李天明便突发奇想,打算干点儿别的。

 

当时国内的民生制造业生产力严重不足,于是他就和几个朋友合伙承包了一家大集体性质的农机机械厂。

 

做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台式电风扇。

 

电风扇其实没啥技术含量,而且,当时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国内的上海华生,京城牡丹,江淮红星都十分畅销,买几台拆开了就能仿制。

 

只不过,李天明还是把事情给想得太简单了。

东西是做出来了,可市场根本挤不进去。

 

市场虽然没有饱和,但那个时候,人们买东西已经有了品牌意识。

 

再加上各地都有本土保护的相关政策,哪怕东西做得再好也没用。

 

第一次创业失败,让李天明好些年都没再敢动办实业的念头。

 

可现在不一样,很多知名品牌的电风扇还没出现,整个华北地区除了京城牡丹,没有第二家专门生产电风扇的企业。

 

这么大的市场,哪个重生者能不眼馋。

 

只要东西做出来,产品质量过硬,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牛哥,您说得没错,可这建设国家的积极性,总归是好的吧!”

 

呃……

 

这小子拿话噎我。

 

牛广志讪讪地笑了,没敢再说泄气的话。

 

这年头,谁也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会给自己招灾。

 

别说电风扇了,去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山东有几个农民也曾嚷嚷着要制造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卫星。

 

虽然都知道是瞎扯淡,但精神可嘉,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之下,谁敢说什么科学不科学的。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然已经被定性成了唯心,遭受了批判,但一直到现在,依然很有政治市场。

 

那几个农民喊出要造卫星之后,报纸上还曾报道过,对他们的精神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