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樊楼秋月、汴河风云(第2页)

 “您也别急着还,尽管留着用便好,啥时候不需要了,只管知会我一声就行,朱某自会派人来领走。” 

 “要不这一千工匠,人吃马喂的也不少银子呢,相公一向清廉,别再把您给吃穷了!” 

 那蔡攸听见朱勔答应得痛快,话说得又风趣,不禁哈哈大笑! 

 就这样两人又说笑了一阵,蔡攸才告辞而去。 

 等这位小蔡相公一出门,他便向着自己的手下吩咐道:“派一队官兵,去汴河旁边的工匠营。” 

 “把那些工匠带去军器监工坊里,即刻命他们打制盔甲!” 

 “若是燕然手下的兵在营地里看护,只管跟他们说一声就行。” 

 “是!” 

 蔡攸的手下随即领命而去,小蔡相公却不禁长长松了口气…… 

 之前军器监里,那帮废物发放武备的时候,居然收了假冒的单据,弄得这位小蔡相公十分狼狈。 

 好在他父亲蔡京当年的威望还在,蔡攸在枢密院那里卖了面子,总算把假单据的事给压了下去。 

 不过那四张单据上,被领走的两千套盔甲,这个窟窿他早晚还是得堵上! 

 于是,蔡攸又打起了燕然借走的那一千名工匠的主意,今天他跟朱勔说了这事,也就顺理成章地派人去接收工匠了。 

 …… 

 可就在蔡攸和朱勔谈话的同一时刻,汴河边的工匠大营那里。 

 一个小白胖子正上窜下跳,大声呼喊着,要带着那一千工匠尽快撤离! 

 不用问,此人正是燕然的手下钱戏。 

 他一边催着工匠赶紧登船出发,一边还紧张地看着汴河上游。 

 也不知他是不是怕他们撤离之前,会有军兵赶来,将他们堵在这里! 

 …… 

 那咱的燕家小侯爷,这时在干什么呢? 

 此刻燕然正带着人走进一座楼……青楼! 

 其实在枣洼子北面,长街上这一带,最有名的店家不是长青阁,而是一间青楼……樊楼。 

 之所以说它有名,是因为它是汴京城内,七十二家正店之首。 

 前面曾经讲过,所谓正店,就是官府允许官贩卖酒曲的所在,酒曲也就是用来发酵做酒的菌种。